【空屋筆記 專欄】
一個Freegan在27歲時寫下的遺書
全文翻譯自 This is My Public Will
這篇文激起了許多這些年我想說但卻不敢說的事情。有些觀念,正常人聽起來會覺得荒謬、無倫。像是不要埋葬、不要弔念以及不留遺產之類的。如果真讓我自己寫一份遺囑,我想我應該會寫出跟 Rob 這篇極度類似的東西。
2014年12月13日 星期六
2014年12月5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終):人人都能蓋的房子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看這篇TED一整個超有感覺的。我喜歡這個講者的說話方式,喜歡聽他說那種簡單樸實的英文,更喜歡他的所作所為。而且他們蓋的學校跟鳥巢好像喔!XD(…...都是半開放的結構)
有些人會覺得我們這些傢伙莫名其妙,書讀得這麼多,寫了那麼多張考卷,結果到頭來卻跑去跟人家學人家種菜、煮飯、蓋房子,做這些沒前途的事情。似乎這樣子就是辜負了父母、家人、師長、甚至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對我們的栽培跟期待。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有些人會覺得我們這些傢伙莫名其妙,書讀得這麼多,寫了那麼多張考卷,
結果到頭來卻跑去跟人家學人家種菜、煮飯、蓋房子,做這些沒前途的事情,
似乎這樣就是辜負了父母、家人、師長、甚至這個社會、國家對我們的栽培跟期待。
期待甚麼?
期待我們搞品牌、炒股票、炒房地產、賣簽名、賣印章、坳經費、玩法律、做醫美?
我們把最頂尖的人才全都送去一整鍋的虛榮、謊言跟泡沫裡,
然後期待他們努力不懈的工作,可以帶給人們更好的生活?
看這篇TED一整個超有感覺的。我喜歡這個講者的說話方式,喜歡聽他說那種簡單樸實的英文,更喜歡他的所作所為。而且他們蓋的學校跟鳥巢好像喔!XD(…...都是半開放的結構)
有些人會覺得我們這些傢伙莫名其妙,書讀得這麼多,寫了那麼多張考卷,結果到頭來卻跑去跟人家學人家種菜、煮飯、蓋房子,做這些沒前途的事情。似乎這樣子就是辜負了父母、家人、師長、甚至這個社會;這個國家對我們的栽培跟期待。
2014年11月28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六):隨手可得的建材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我倒是不覺得混凝土有罪惡成這個樣子,
它的問題是出在被太氾濫沒原則的亂用而不是出在它本身不好,
建造一個東西可以有無數種方法,鋼筋混凝土只是其中一種。
同樣的,
生產食物有無數種方法,慣行農法只是其中一種;
治療疾病也有無數種方法,抗生素只是其中一種。
再繼續下去,
畜牧、發電、治水、教育、治國......太多的領域都一樣,
這世上從來就沒有絕對的最好選擇,只有當下最適合的選擇......
2014年11月21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五):充滿爭議的食材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如果只是要無毒、無農藥的蔬菜,那植物工廠、或是水耕生產出來的蔬菜就非常夠了,因為生產出來的蔬菜的確非常乾淨,而且還不會有蟲蛀,反而許多剛轉型有機的作物卻會為了重新適應對抗蟲害而在體內產生毒素,也因此產生有機環境下才會出現的有毒食物。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當我們談論著所謂的有機,或是自然農法,
我們所追求的是沒灑農藥、對人類友善的食物,
是友善小農幫助其脫離產銷剝削的食物,
是保護土地免受除草劑、殺蟲劑破壞友善環境的食物,
我們將這些「包袱」溫柔地放在我們對真正食物的想像上,但是......
無毒、小農、生態,這三者並不是只要單純追求有機就可以同時達到的,
甚至這三者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
所以……到底甚麼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
無毒、小農、生態,這三者並不是只要單純追求有機就可以同時達到的,
甚至這三者幾乎可以說是完全獨立的,
所以……到底甚麼才是我們真正追求的?
如果只是要無毒、無農藥的蔬菜,那植物工廠、或是水耕生產出來的蔬菜就非常夠了,因為生產出來的蔬菜的確非常乾淨,而且還不會有蟲蛀,反而許多剛轉型有機的作物卻會為了重新適應對抗蟲害而在體內產生毒素,也因此產生有機環境下才會出現的有毒食物。
2014年11月14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四):火箭爐跟吃素這檔事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我絕對不會叫任何人去吃素,我也不會去呼籲要節能減碳或是聲援同志,
人們要做甚麼選擇,不是我可以擅自決定的,
我只是覺得有太多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都充 滿了問題,
無論是被刻意掩蓋或是因為習慣而忽視的。
我覺得只要把這些呈現出來,理智的人自然會做出理智的選擇,
無論是甚麼選擇,至少他們清楚自己在做甚麼,那就夠了......
如果說,跟著火哥回來的阿土是我們最愛的寵物,那我會把第二愛的寵物名次給親愛的草泥馬(雖然我一直把他當獅子><)。
很明顯的,他其實是一個火箭爐,是 Sananda 他們第一個周末時搞出來的,就只是把磚頭疊一疊,然後用稻殼裹泥包起來,在園區四處蒐集樹枝或是竹子來燒,順便把廢紙或衛生紙拿過來生火,靠著煙囪效應可以讓火焰從下面被吸上去甚至噴出來,順利的話燃燒效率會很好而且不太有煙,雖然這個「草泥馬」還是有改善空間,像是火被吸得太起來了,整個鍋子都被包了起來,反而沒辦法用最熱的地方加熱,但可以不依賴瓦斯爐煮飯,就一整個超夢幻的啊!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我絕對不會叫任何人去吃素,我也不會去呼籲要節能減碳或是聲援同志,
人們要做甚麼選擇,不是我可以擅自決定的,
我只是覺得有太多人們習以為常的事情背後都充 滿了問題,
無論是被刻意掩蓋或是因為習慣而忽視的。
我覺得只要把這些呈現出來,理智的人自然會做出理智的選擇,
無論是甚麼選擇,至少他們清楚自己在做甚麼,那就夠了......
如果說,跟著火哥回來的阿土是我們最愛的寵物,那我會把第二愛的寵物名次給親愛的草泥馬(雖然我一直把他當獅子><)。
很明顯的,他其實是一個火箭爐,是 Sananda 他們第一個周末時搞出來的,就只是把磚頭疊一疊,然後用稻殼裹泥包起來,在園區四處蒐集樹枝或是竹子來燒,順便把廢紙或衛生紙拿過來生火,靠著煙囪效應可以讓火焰從下面被吸上去甚至噴出來,順利的話燃燒效率會很好而且不太有煙,雖然這個「草泥馬」還是有改善空間,像是火被吸得太起來了,整個鍋子都被包了起來,反而沒辦法用最熱的地方加熱,但可以不依賴瓦斯爐煮飯,就一整個超夢幻的啊!
2014年11月7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三):今晚睡哪裡?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之前有人說,一輩子一定要在野外睡一晚,連帳棚都不要用,
無論是海邊的沙灘、或是森林旁的草地,甚至是......還未完成的工地。
花一整晚的時間去陪陪星空、陪陪草地,
才可以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用耳朵去感受風聲,遠方的狗叫,
用臉龐去感受露水、蚊子......,
並了解到--電扇冷氣其實是因為我們把自己關在室內才必須存在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之前有人說,一輩子一定要在野外睡一晚,連帳棚都不要用,
無論是海邊的沙灘、或是森林旁的草地,甚至是......還未完成的工地。
花一整晚的時間去陪陪星空、陪陪草地,
才可以聆聽大自然的聲音,
用耳朵去感受風聲,遠方的狗叫,
用臉龐去感受露水、蚊子......,
並了解到--電扇冷氣其實是因為我們把自己關在室內才必須存在的。
2014年10月31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二):生態廁所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當時他們叫我們去工地推稻草堆回來,要做生態廁所用。其實我搞不太清楚到底是要怎麼用,唯一有印象的是在德國一個偏遠到一村只有十一戶人家的沙發客家裡, Franziska 他們家就有個超酷的堆肥馬桶,馬桶放在二樓,下方就是一個直通一樓巨大堆肥槽的隧道,所以他們馬桶旁的紙條就寫著「不用擔心,坐下,然後享受自由落體。」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雖然兩間廁所長相不太一樣,但基本原理是一模一樣的,
都是屬於乾濕分離的堆肥馬桶,
馬桶,說實在的,就是一個鋪上厚紙板和稻稈的竹簍......
![]() |
ㄜ,我親愛的偶像。。。。 |
當時他們叫我們去工地推稻草堆回來,要做生態廁所用。其實我搞不太清楚到底是要怎麼用,唯一有印象的是在德國一個偏遠到一村只有十一戶人家的沙發客家裡, Franziska 他們家就有個超酷的堆肥馬桶,馬桶放在二樓,下方就是一個直通一樓巨大堆肥槽的隧道,所以他們馬桶旁的紙條就寫著「不用擔心,坐下,然後享受自由落體。」
2014年10月24日 星期五
鳥建築人(一):緣起
【空屋筆記 專欄】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八月初的某天,在「沙發衝浪」上閒晃時,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檔案,有個女生正在森林裡面蓋自然建築,沒想多少,我就寄了信去問她需不需要幫忙。然後呢…..,訊息就沉入谷底了。
編按:我們服務這個社會有許多種方式,例如當志工。有些志工服務方式,其實不僅對社會,同時也是對環境友善。畢竟這個世界不是只有我們人類,還有許多與我們共處一個地球的生靈,與環境、自然、與其他物種生命,形成善的循環,才能讓人類社會擁有更長遠的未來。謹以這個概念分享【鳥建築人】系列給所有關心未來的讀者。每週一篇,歡迎收看。
去年這個時候,我才剛被 Lea 帶進 Klaonica,學習面對缺水缺電,吃被丟掉的食物;
今年這個時候,Sananda 這傢伙把我抓進了鳥建築。
準備......複習......
八月初的某天,在「沙發衝浪」上閒晃時,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檔案,有個女生正在森林裡面蓋自然建築,沒想多少,我就寄了信去問她需不需要幫忙。然後呢…..,訊息就沉入谷底了。
2014年10月7日 星期二
飢荒的原因/拜託同情難民之前,先為他們感到憤怒
【空屋筆記 專欄】
也許是習慣使然吧,當在餐廳看到隔壁餐桌有剩菜的時候,視線就會很不自然的一直看著那些食物。然後就會有人說,我看到剩菜就想吃......那種被當成貪小便宜的感覺。我知道我應該要有那種「雖千萬人,吾往也」的志氣,但難免會心酸。
![]() |
我們就是沒辦法餵飽這個人 |
也許是習慣使然吧,當在餐廳看到隔壁餐桌有剩菜的時候,視線就會很不自然的一直看著那些食物。然後就會有人說,我看到剩菜就想吃......那種被當成貪小便宜的感覺。我知道我應該要有那種「雖千萬人,吾往也」的志氣,但難免會心酸。
2014年6月21日 星期六
【書籍】到底是誰在支持恐怖衝突--《捍衛 生命 史匹拉》(6)
【空屋筆記 專欄】
「當敵人打你左臉時,把你的右臉也給對方打」甘地將之解釋成,人們需要的是一個去面對、承受不斷打擊的勇氣,來證明自己既不還手,也不退讓。當人們這樣做的時候,就能喚起敵人的本性,減少敵人的恨意,並使敵人尊敬。我相信許多人已經漸漸地體會這句話,並應用在抗爭上。
但還有另外一件事情要知道,「當有人抓著你的拳頭去打他時,他的目的很可能就是為了要名正言順地扁你。」
2014年6月14日 星期六
【社會觀察】誰說豬是要養來吃的?
【空屋筆記 專欄】
我們想說的,並不是要叫人們不要吃豬肉,好讓買不起食物的窮人、難民有糧食可以吃,而是當我們選擇把可以給豬吃的廚餘,花錢請垃圾車送去掩埋、焚化,還降低焚化爐的壽命,然後餵豬吃那些在南美洲砍掉大片雨林、汙染土地河川生產出來的黃豆,最後我們還把那麼多的豬肉丟掉。
尤其是歐美現今養成的習慣是,所有內臟都不吃,幾乎都丟掉。我們絕對可以很輕易的想像,如果不去生產這些會被我們直接浪費掉的食物所省下來的資源,無論將那些種黃豆的土地拿來種小麥讓需要的人有麵包吃, 或是就讓那塊土地靜靜休養都好,絕對好過浪費了一大堆資源、能源、水源生產出來的東西,然後直接被丟掉,造成汙染,還得再花錢、花能源、請人處理好吧?......
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社會觀察】誰說餿水是給豬吃的
【空屋筆記 專欄】
最理想的狀況
人類把絕大部分可以吃的麵包都吃掉了,如果真的有剩下的、壞掉的、或是掉到地上的麵包,再拿去餵給豬吃;要做堆肥或沼氣發電,就用人們或豬的排泄物做,效果應該還比直接用廚餘好;至於掩埋和焚化,任誰都感覺得出來,這兩種方案根本不應該用在食物上面吧。
然而,現在大家都知道整個關係鏈被硬生生地往下拉了一階,人類只吃最佳賞味期的食物,而許多還可以吃的食物則被拿去餵豬、甚至直接拿去做堆肥。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還更加嚴重......
人類只吃掉大約一半的食物,剩下的也只有極少部分會拿去餵豬,許多直接被拿去做堆肥,而絕大部分,卻仍是被丟去掩埋場或焚化爐。
2014年5月26日 星期一
【書籍】站在企業那邊的動保人士--《捍衛 生命 史匹拉》(5)
【空屋筆記 專欄】
這些業界的人,有許多人對這些實驗動物是有很深的感情的,即使只是小老鼠,都可能在這些實驗人員例行公事般的照料中靜靜的產生彼此間的連結。但是,從來沒有人讓他們有機會說出「我希望牠們過的好,不想要牠們受到傷害」這種話,這種言論在實驗室這個圈子裡是不被允許的,但亨利的專訪打開了這扇禁忌之門,他從來不將他的對手們妖魔化,而是讓他們有機會把他們心裡的想法說出口。之後這篇專訪引發的對話,在那雜誌上延燒了十六年…...
2014年5月13日 星期二
【書籍】雙贏的露華濃戰役--《捍衛 生命 史匹拉》(4)
【空屋筆記 專欄】
![]() |
Animal Testing(圖片來源) |
號召眾人上街頭抗議露華濃如何殘忍的對待兔子,然後要求他們停止這類的行為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抗爭形式。但這樣子的抗爭卻完全行不通,因為這種直接把抗爭對象當成萬惡元凶的心態只會造成兩者對立,然後硬碰硬,最後消耗了一大堆精神跟資源但是完全沒結果。
而且當時的背景是,因為政府方面規定業者必須提供產品的安全證明,而當時除了德蕾資測試外並沒有其他方法可以做對人眼安全性的證明。如果不是為了政府這個安全證明的規定,誰會想要沒事拿動物做實驗。(......很貴耶!)
所以說,逼他們停止測試幾乎等於是強迫他們跟政府作對,到最後這群抗爭者就會很自然地被歸為反政府、反科學的暴民......
2014年5月6日 星期二
【書籍】德蕾資測試--《捍衛 生命 史匹拉》(3)
因為發生了化學產品碰到人類眼睛而造成傷害的案例,政府機構於是要求所有產品一定要提供適當的證據證明藥品的安全性。而當時他們只會用這個「德蕾資測試」,所以無論甚麼東西,沐浴乳、洗髮精、髮蠟、香水、洗衣精、鹽酸、農藥,全部都要經過測試才可以販賣。試問一個有正常腦袋的人,會需要我們拿氫氧化鈉或是鹽酸這樣子的東西,來滴兔子眼睛向他證明這是有刺激性的嗎?
2014年4月29日 星期二
【書籍】實驗室?還是安樂死?--《捍衛 生命 史匹拉》(2)
如果今天是研究人員到印度的孤兒院去找實驗品呢?假設那間孤兒院已經爆滿沒辦法再保護更多的孤兒了,但還是有越來越多的小孩被送來,所以孤兒院面臨了必須犧牲少數幾個比較沒希望的來避免全部人餓死或是凍死。在這樣子的情況下,研究人員來了。他說,反正這些小孩也活不下去,就讓我們拿去做實驗吧!而這些小孩年紀都還太小,沒有行為能力、也不能做決定。在這樣子的狀況下,我們會同意研究人員拿這些小孩去做實驗?或是解剖嗎?
2014年4月22日 星期二
【書籍】美國動物保護的第一場勝仗--亨利 史匹拉
【空屋筆記 專欄】
![]() |
1970年代,亨利史匹拉與一隻叫Savage的貓。牠觸發了史匹拉倡導動物權的志趣。 |
在亨利他們開始為動物權利發聲之前,反活體解剖運動已經持續了一百多年了,然而那些組織一百年來的努力,讓美國實驗室裡的動物從七千隻增長到超過七千萬隻--這是一個極度悽慘的運動成績。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