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國內新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國內新聞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7年7月19日 星期三

【原來石虎離我們這麼近! 共同生活行不行?】

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專員林育秀演講。圖片來源:挺挺網路提供。
今年夏天,嘉義市政府及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協同主辦淺山生物多樣性保育特展,策展團隊挺挺網路以「三生不息好生活」為主軸,邀請各方生態領域的專家、學者展開一系列講座,第二週(15日)由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研究專員林育秀,以深入淺出的方式,讓民眾瞭解與人類共處在同一片土地上的野生動物——石虎的生存處境。

相信每個人生病都希望能夠痊癒健康返家,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當大家聽到野生動物受傷的消息,同樣希望牠們傷口復原後能順利回到野外生活,然而,當民眾發現野外受傷個體後,往往延誤了急救的黃金時期,使動物極可能當天就死亡,這時候,特生中心會將屍體作成標本,在日後加深人們對該物種的深刻了解。

救援一隻野生動物,從急救醫療到成功野放需要花多少錢?林育秀表示,特生中心同仁估算過,一隻動物的醫療成本約莫新台幣2萬元,第一線獸醫人員也非常辛苦,深夜時常得因應緊急狀況、看照動物而無法入睡,為了讓民眾更清楚處境,當民眾前往特生中心申請解說時,將會發現中心內有些動物擔任親善大使,粉絲專頁【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就是個體代言的最佳例子,定期更新救傷石虎現況。

林育秀自2010年底決心投入石虎研究,從關懷急救站收容無法野放的動物開始做起,在2010~2015年五年間,將心力著重在南投地區。最讓她料想不到的是,前年3月,堂叔居然在自家附近拍到石虎路殺照,路殺地點居然離老家東勢不到200公尺遠,這起事情,在家族中引起一陣騷動,長輩們堅信附近的石虎早已絕跡,這隻小石虎不到兩公斤,屬於年輕個體,表示附近有該族群出沒,讓她驚覺,原來石虎離我們這麼近!

如何辨識貓跟石虎呢?林育秀特別教導大家三個明顯的特徵:一、黑底白班,二、眼窩內側延伸到額頭的白線,三、身上為塊狀斑點,這些都是經年累月,蒐集個體條件所歸納的特徵。石虎數量統計最早可追溯1933年〈高砂族調查書〉紀載,日據時代發放槍枝時,民眾必須主動告知獵捕多少獵物,據統計,半年內被獵殺的山貓超過1000隻,當時山貓涵蓋石虎與麝香貓種類,數量相當可觀。逾半世紀後,1987年的剪報標題為「石虎將絕種,不堪再捕殺」,可見往日物種繁榮盛況不再。

石虎學名為Prionailurus bengalensis,俗稱豹貓、山貓、錢貓、Leopard cat等等,全球共12亞種分布廣闊,以全球觀點來說,石虎並非世界優先保育物種,然而,在台灣卻從2009年的第二級珍貴稀有保育類,現今提升至第一級瀕臨絕種保育類野生動物。林育秀希望釐清民眾觀念,重視石虎不是因為牠是台灣特有種而保育,而是因為石虎的減少具有相當的警示作用,石虎是指引永續生態的方向,同時也是改善環境的重要指標。

石虎在台主要分布於海拔500~1000公尺,其範圍可稱為淺山生態系或里山生態。里山意旨環繞在村落周圍的山、林和草原,包含社區、森林、農業的混合地景,也是石虎普遍的生存環境。
隨著人類的開發,現今石虎面臨棲地喪失和破碎化的困境,台灣道路密度高,使多種野生動物面臨路殺,加上流浪貓、狗競爭生存條件以及人為獵捕(非法圈養)和毒餌施放等人類惡劣手段。雖然動物保護法第 14-2 條明令,非經中央主管機關許可,任何人不得製造、販賣、陳列或輸出入獸鋏,然而,仍有很多沒有回收、已製造的捕獸夾。面臨在野外發現捕獸夾卻不知道施放人是誰、無法執法的大問題。

現場裝置藝術展示,巧妙運用感應式多媒體裝置,走近時閃爍LED燈光,發出急煞車聲。洪佳如攝

由於生存環境的險峻,使救援成功的野放石虎,發現往往在兩週到一年內相繼死亡,很多個體來不及變老,改變不了死亡宿命。為了給予石虎安全環境,特生中心近年來設立野生動物危害雞舍通報建置,推動友善農虎農作標章,一旦說服一位農夫願意配合,可能就保住也留予一個安全的環境給予石虎,希望棲地品質因此獲得改善,最後林育秀以「石虎,和生存在這塊土地的人們一樣,需要安全、乾淨和完整的環境」做結與野生動物共生共榮,才是永續生態的一線曙光。

【展覽資訊】
「蛙寶郊遊趣-淺山生物多樣性保育特展」即日起,至9月3日於嘉義市立博物館一樓展出,展覽期間每週六上午10點至12點,在博物館簡報室共計有8場生物多樣性系列講座。8月4日及8月18日獨家舉辦「諸羅夏夜賞蛙趣」夜觀活動(已額滿), 7月29日及8月12日開設「跟著蛙寶挖寶去」親子共學課程,邀請手作老師帶著大家親手打造石虎家箱、捏出專屬自己的諸羅樹蛙場景,或是細膩拼貼出食蛇龜可愛俏皮模樣,歡迎親子共襄盛舉,豐富系列活動,請見官方網頁報名:https://goo.gl/sr4SY6

參考資料
榮獲休士頓國際影展白金獎項,石虎生態紀錄片〈大地的孩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cFSV1DQD0&t=133s
【石虎保育大使 阿虎加油】粉絲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leopardcattaiwan/?fref=ts



2017年2月23日 星期四

【請你一起,將花蓮的土地與未來扛在肩上】

沿著七星潭、單車族熱愛的193縣道,此刻面臨著為遊覽車拓寬的威脅。大樹影像提供,轉載自蘋果日報

文/楊富民
本文刊載於【蘋果日報論壇】2017-02-22

直到24、25歲的當下,我才不免得回頭去想著一件事情,家鄉究竟是什麼?這個一直存在於我們身旁,卻從來不被我們好好重視過的一件事情。過去直到研究所,從沒有離開過花蓮的我,在人生終於進入到下一個階段時,才猶豫、躊躇地回望著自己的鄉土。

這時候我才發現,花蓮這幾年變得不太一樣了,就像許多去到外面念書的孩子們回到家鄉後,才猛然地驚覺,過去曾經存在的東西不見了。那些可能存在於這個城市的小細縫,隱藏著這個居所集體的記憶、共同回憶的那些縫隙,如今卻被名為「觀光」的發展,所一一填滿。

花蓮這幾年來無疑地是整個台灣發展觀光名列前茅的城市,在這樣的景象底,我們都曾陷入一陣狂熱,感到花蓮的未來是充滿無數的可能,擁有著康坦的「錢途」。

直到我大學畢業那年,才漸漸地發覺,自己身邊的朋友十個有六個在花蓮觀光所屬的服務業工作,兩個從事其他的工作,剩下兩個則選擇離開了花蓮。我猛然驚覺,當我們的產業全部走向觀光時,這是一件極其不健康的事情──去年陸客銳減的情況,便印證花蓮的產業結構是這樣的脆弱。

然而,觀光到底為我們帶來了什麼?今年一月初,花蓮一九三縣道的拓寬環差會議,我抱著這樣的好奇,與朋友一同去到會議現場。當天允許二十人入場公聽,這關係到花蓮未來的觀光發展、建設發展的重要會議,只允許30萬縣民中的20人擁有發言權。最令傷心的事情是,當天來了許多東華大學的學子們,他們對於花蓮未來的發展,遠遠比我這個從小生長在花蓮土地上的孩子,來得更為憤怒也更為緊張。

當下我們難以開口說上一句話,只要開口,我們便覺得哽咽。

我們感到悲哀,尤其開發代表義正嚴詞的說著這群學生們並非花蓮縣民,便沒有資格為花蓮的未來發聲──這是如此的荒唐與難堪,到底有多少花蓮的人們真正的關心著我們這片土地呢?
年節,朋友們回到家鄉問我,為什麼花蓮改變這麼多?我覺得這些話像是狠狠地刮在心頭,過去為什麼我從沒為花蓮的未來做些什麼?

一九三縣道的拓寬,真的能夠為我們腹地狹小的七星潭風景區容納大量遊客嗎?花蓮的日光香榭大道,建成就能讓花蓮一躍成為國際頂尖的觀光都市?
我不知道答案。如果你也與我一樣尋找答案,請關注一九三縣道審查會,我們可以一起將花蓮的土地與未來,扛在肩上。

2014年4月13日 星期日

【國內新聞】從台灣史上最大盜獵案談保育類動物~山羌

文章來源:PeoPo公民新聞


今年一月下旬,台東縣警察局關山分局海端分駐所蔡春永所長在錦屏林道查獲4名盜獵保育類動物的獵人,盜獵者所列殺的動物包括13隻山羌、4隻長鬃山羊、一隻水鹿。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查獲保育類動物被盜獵數量最龐大的一次,其中山羌就高達13隻,個性溫馴膽小的山羌長久以來就是獵人的主要獵殺目標,是盜獵保育類動物中最大的受害者。

2014年4月10日 星期四

【請支持流浪貓TNR計劃】回家的路為何這麼漫長?




【動保新聞】
小編:人類的無情加無知,硬生生拆散了大頭與咪咪這對神鵰俠侶,還害大頭不幸魂歸西天......(淚)。其實「流浪貓狗」跟流浪漢一樣,本身就是個不義之詞,他們並非在流浪,他們要的只是一個棲身之所。到底天下之大,有沒有牠們容身之處?人類不能再這麼自私下去了......。

【國內新聞】動保媽走了 毛小孩等人愛




【動保新聞】
小編:狗媽當天使去了,她最掛心的狗狗們,現在迫切等待愛他們的家人。希望有養狗經驗的人若行有餘力,能給這些孩子安度餘生的家,這也是狗媽媽最大的遺願(願妳安息)。

2014年4月9日 星期三

【國內新聞】蟋蟀身上黏飾品動保人士批虐待


Ad937056-6692-4de1-8b9a-8f7bdd3f6278

【國內新聞】
小編:「以生命做為玩物」對孩童是最壞的示範教育。

(摘內文)台南市遊客聚集的安平老街,最近有業者在蟋蟀身上黏貼機器人、羽毛飾品、玩具翅膀或彩繪,吸引遊客,買一隻五十元,逗玩廿元。
由於飾品黏上去就不容易拿下來,蟋蟀要一直揹到死亡,「這好像人每天揹個大石頭在身上」,動保人士批評虐待動物,業者否認,台南市動物防疫保護處則表示,目前無法可管,只能道德勸說。
http://udn.com/NEWS/SOCIETY/SOC7/8600979.shtml

2014年4月8日 星期二

【國內新聞】草泥馬出租?保育團體譴責虐待動物



【動保新聞】
小編:「拒絕消費」,是防止虐待動物最直接、且你我都可以做到的善舉。

(報導全文)新北市一處咖啡廳目前開價2小時1萬6千元,便可「外送草泥馬(羊駝)到你家」。草泥馬已淪為新一代的賺錢工具,但動物出租行業卻沒有受法律的限制,台灣防止虐待動物協會(TSPCA)強烈要求政府及業者能夠盡快針對草泥馬的繁殖、飼養照顧及遊客控管做出完善的法律制定及管理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