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幸阿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幸阿慧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14年12月27日 星期六

【生命教育】路上悲鳴的河馬與《動物不是娛樂三部曲》

【幸阿慧 專欄】



今日打開網路新聞,赫然看見一隻河馬在台灣馬路上悲愴哭泣的身影,先是以為拍電影的特效,接著驚嚇,然後又悲憤了起來…總是這樣的,而這個老問題,還是得從「人類看待動物的態度」說起。

2014年10月29日 星期三

《用繪本跟孩子談重要的事》:能獨立思考的孩子,到哪裡都能過得好

【幸阿慧  專欄】



書摘(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讓孩子看見核災《看不見的炸彈》《總有一天,想回去我的故鄉》

日本福島的核電廠因天災發生事故後,劫後餘生卻驚魂未定的日本創作者以最直接的感受出版了不少跟核災相關的作品,例如《看不見的炸彈》(玉山社)與《總有一天想回去,我的故鄉》(天下雜誌)兒童繪本,而鄰近的台灣也很快的出版了中譯本。

2014年4月18日 星期五

【生命教育】我的牛兒也愛玩樂--林格倫與動物權

【幸阿慧  專欄】



大家一定要撥空看看這個片子。今天下午看到這片子時,胃裡彷彿突然填滿冰淇淋口味的汽水泡泡,想跟著那些牛群跳躍、奔跑、親吻青草地。

這片子的故事背景:「德國萊茵堡奶農Hans-Georg Janssen多年來飼養了25隻牛,但牠們已經年事已高,再也無法提供牛奶。礙於龐大的飼養費用,Janssen一度打算將牠們送到屠場以節省成本。但是Janssen最終聽取了動保人士Anke Heublein的建議,將牠們全數放生。在牛群步出牛廐的一刻,牠們看見遠處的草原都興奮得蹦蹦跳,有些牛甚至用頭擦著草皮,親親大自然。能夠讓牛群回到原野,Janssen感到相當高興,又認為人類始終要回饋一直為他們付出的動物。」(摘自主場新聞

2014年3月1日 星期六

【生命教育】是真的,黑猩猩給人類深情擁抱

【幸阿慧  專欄】


無言,傳心,深情,意長。那一幕,是最美麗的分離。......

圖片來源:youtube 影片

靈長類跟人類在演化上最接近,像是人類的兄弟姊妹一般,因此在童書創作裡,靈長類動物跟人類融合在日常生活裡的作品不少,且都是很受歡迎的角色,例如英國知名作家安東尼布朗的《大猩猩》等許多以猩猩為主角的繪本、或美國的H. A. 雷的《好奇猴喬治》系列、受歡迎的瑞典林格倫的《長襪皮皮》,以及美國佩姬.拉曼的經典睡前故事《晚安,猩猩》等。

不過,這類虛構互動,大多留存在故事中,直到動物保護大使珍古德致力推廣黑猩猩保育工作,更多人得以看見牠們也有很「人性」的一面。去年底,珍古德協會釋出一隻名叫溫達的黑猩猩影片,歸鄉前的溫達主動給珍古德深情的一抱,活像從故事書跑出來的或是好萊塢導演精心製成的畫面。這麼一幕非人為安排的情景,必定說些什麼。



【童書】動保大使珍古德親身遇見聽到的真實故事--《小白醫生》


圖片連結:博客來

我想說個故事,是個真實的故事,一個關於醫生的故事。

等等,當你聽到「又濕又冷」這四個字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冬天」?「下雨」?或許「下雪」?或可能是「無家可歸的冬夜」?.....若是「無家可歸的冬夜」,已是心情層次上的又溼又冷了。

恩,我們的心情,的確常常有這種氣候;生命,也是。

這真實的故事要開始了,那麼,我們就從某個「又濕又冷的早晨」說起好了。......


2014年1月4日 星期六

【繪本】獻給她們的貓咪《家有125》

【幸阿慧  專欄】


有一天,我在公園遇到一個小女孩,我們並不認識,只是分享一張椅子,靜靜的東看西看。直到一位婦人拿了飼料來餵野貓,婦人對貓細語,貓也待婦人像朋友。我看著,忍不住發聲:「讓我想起一個故事」;沒想到,小女孩也開口說:「我也想到一個」。於是,我倆對看,交換微笑後也交換了故事。我希望,在你讀完這個故事,日後某個時空,也會讓你說出:「讓我想起一個故事……」 ——幸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