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連結:博客來 |
我想說個故事,是個真實的故事,一個關於醫生的故事。
等等,當你聽到「又濕又冷」這四個字的時候,你會想到什麼?「冬天」?「下雨」?或許「下雪」?或可能是「無家可歸的冬夜」?.....若是「無家可歸的冬夜」,已是心情層次上的又溼又冷了。
恩,我們的心情,的確常常有這種氣候;生命,也是。
這真實的故事要開始了,那麼,我們就從某個「又濕又冷的早晨」說起好了。......
一個又濕又冷的早晨,一眼望去,白白濛濛冷冷的。一棟巨大建築物下,一身白袍的醫生從光禿的矮樹叢旁快步跑過,她心裡雖然急著看到那些小病人,但她用了兩秒鐘的時間想念春天時樹叢上的蝴蝶蜜蜂,她那小小的鼻子深深抽了一口氣,想探探空氣裡有沒有一點春的味道。有時候,春的確會提早到。
白醫生跟別人不一樣,她總是從廚房的後門進入大樓,因為廚房的王媽會在她開始工作前,幫她準備點吃的。這一天,在她吃早餐時,王媽一邊拿條毛巾幫白醫生擦濕漉漉的頭,一邊說:「你來晚了,護士剛剛來找過你。她說馬克病情變糟了……」白醫生一聽到這句,立刻放下早餐,嘴巴擦都沒擦就衝出廚房,三步併兩步的往馬克的病房去,一路上即使有醫生跟護士跟她打招呼,白醫生只用飛快的腳步回應。
病房裡的床上,馬克的臉,就像是被床單顏色給滲透似的,白的讓人發冷。他的媽媽坐在床邊握著小手,不知道已經流了多久的淚。她害怕馬克就這樣不願意再醒來了,她握著很久都不動的小手,對上天呼求「我們需要奇蹟…..」
這時候,她聽見身後傳來細碎的腳步聲,她回頭撇見白醫生立刻舒了口氣,同時鬆開手上的小手。
白醫生沒跟馬克的媽媽打招呼,就直接砰的跳上床,窩在馬克身邊。她身體因為劇喘,起伏的呼吸連帶的反覆搖晃了馬克的身體。不過,白醫生盡量輕舔著馬克的手跟臉,用她的方式幫馬克看診,並跟他說話。
馬克的媽媽只說了一句「拜託你了」便暫時離開病房。過了一陣子,那張原本慘白的臉,先是暈出淡淡的粉紅色,接著嘴角動了起來,嘴巴出現一條彎線,然後,眨著眨著的眼睛,也張開了。
其實,馬克不用張開眼,就知道白醫生來了,白醫生也是知道的。但白醫生看見馬克的笑臉,尾巴還是大力搧著。馬克伸手緊緊抱住她,白醫生用鼻子擦著馬克的臉,馬克被冰鼻子弄得笑出了聲。這時,馬克的媽媽回到病房,看見白醫生的頭埋在小馬克懷裡。
那一片白,透著晶瑩的鈴鐺聲。
之後,馬克日漸恢復,馬克的媽媽很感謝白醫生帶來的「奇蹟治療」,讓馬克康復出院。醫院裡的醫生護士對這種事,倒是習慣了。白醫生幫助過許多孩子。她每天都會巡視病房,神奇的是,她總是知道哪個孩子病得很重,並多花一些時間陪他。這些,他們都看在眼裡。
只是,有一天,醫院來了一個叫古博的人,當他發現醫院裡有一隻狗在兒童病房隨意進出時,非常的生氣。他說了很多不好聽的話,並立刻下令醫院必須驅逐這隻狗。儘管醫生護士都站出來說,那隻狗不是普通的動物,她幫忙「治好」許多小病人,但因為古博先生是衛生署的醫院評鑑員,大家不得不聽他的命令。
後來,小白只能待在廚房門口外,連她的小碗也被驅逐了。
門旁邊的矮樹叢還是光禿的,天氣,越來越冷,也越來越濕。小白全身上下失去了光彩,她想不通事情為何會變成這樣,她眼神裡的悲傷,一日存得比一日還多。唯一不變的,是她心裡一直想著她的小病人們,但走過她身邊的人們卻看不見。
幾個月,過去了。
有一天,古博先生又出現在醫院裡,有位護士插著腰上前瞪著他說:「你又回來視察了嗎?大人『您』可高興了,現在醫院裡一隻狗都沒有,但孩子們的笑容卻不見了….」
古博先生說:「我的女兒病得很重,拜託你們可以來看一下嗎?」他的眼淚在眼眶裡轉著。原來,他的女兒安妮住在重病病房裡,已昏迷好幾天了。
那位護士隨著他去看了安妮,她想起那是馬克住的病房,也是白醫生巡視的重要病房。那天晚上,護士走下樓,到廚房去打開後門。她蹲低身對著眼前蜷成一團的白物說:「白醫生,有個孩子特別需要你。」小白一聽,看了一眼護士就立刻直奔醫院二樓長廊的盡頭。
白醫生用她冰涼的鼻子、溫暖的舌頭與她柔軟的尾巴,陪了安妮一整夜。
隔天早上,古博先生一進到病房,看到安妮張著眼睛抱著白醫生,安妮的臉上,綻放著迎春的第一朵花。
寒冬,走了。
古博先生帶著眼淚與感激,獨自走到廚房門口,把白醫生的碗,捧進廚房。

-----------------------------------------------
謝謝大家聽完我說的故事,這個故事是知名動物保育大使珍古德親身遇見聽到的故事,她把它寫成童書《小白醫生》,出版於1999年,我當時是她這本書的編輯,珍古德在我的書上寫下「For the editor Jia-Hui, Jane Goodall」。在共同發起「放牠的手在你的心上」這活動後,我常想起珍古德,於是我用我的方式重述了這個故事,分享大家。
人類的手,若被高傲、恐慌和敵意給俘虜,
就會行驅逐、拋棄、捕捉、殺戮。
但,
人類有手,因給予、接受、歡迎,而有愛能望。
這樣的手,才值得交握。
***
- 狂犬病是「rabies」一字的中文翻譯,它的原意跟「犬」無關,是一種可感染各類溫血動物的傳染病,所以國外藥廠所研發生產的疫苗,多數可用於人類所畜養的各種動物,包括貓、狗、馬、牛、豬和羊等。
- 台灣目前沒有一隻貓狗染病,請盡量跟周遭鄰人宣導不要拋棄家中寵物,而是帶動物去打疫苗。虐殺,是人揚棄了人性;而棄養,只會讓疫情更糟。
- 請瞭解支持我們推動的【放牠的手在你心上】串連活動。
原文刊載:趕走生命裡的溼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