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日 星期一

【社會觀察】誰說餿水是給豬吃的

【空屋筆記 專欄】


最理想的狀況
人類把絕大部分可以吃的麵包都吃掉了,如果真的有剩下的、壞掉的、或是掉到地上的麵包,再拿去餵給豬吃;要做堆肥或沼氣發電,就用人們或豬的排泄物做,效果應該還比直接用廚餘好;至於掩埋和焚化,任誰都感覺得出來,這兩種方案根本不應該用在食物上面吧。

然而,現在大家都知道整個關係鏈被硬生生地往下拉了一階,人類只吃最佳賞味期的食物,而許多還可以吃的食物則被拿去餵豬、甚至直接拿去做堆肥。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還更加嚴重......
人類只吃掉大約一半的食物,剩下的也只有極少部分會拿去餵豬,許多直接被拿去做堆肥,而絕大部分,卻仍是被丟去掩埋場或焚化爐。  

一年多前,我還在克羅埃西亞首都薩格勒布的一間廢棄屠宰場裡。
每個禮拜有一到兩天,我們會去一間叫「Panpek 麵包店」的總工廠去買隔夜的麵包。一包二十公斤的隔夜麵包,足夠讓我們十個人吃至少三、四天。

裏頭有一堆雜糧麵包、還有披薩、甜甜圈、肉桂捲、巴爾幹名產起司條、甚至鬆餅。簡單講,只要是麵包店裡會賣的東西,我全部都吃過了。



然而,在我身後,一個開著開著轎車來的大叔,一口氣就載走了五包。哇塞!照這樣看來,他們家至少有五六十人?結果後來發現,那個大叔是養豬的,而那些麵包是他要買回去給豬豬吃的。(…...所以說,原來我吃了將近半年的豬飼料啊?!)


不過,無論是在國外或是回到台灣,都沒有任何狀況顯示我吃那些「給豬吃的食物」對我的身體有造成任何的不適,我還因此有機會可以達到絕大多數台灣遊客到歐洲時總是只能想想說說的幻想--嘗遍麵包店裡的每一種麵包。(笑)


但故事還沒結束……
養豬的大叔沒有每天來,我們一個禮拜也才去兩次。就算我們同時都到了,在麵包的貨車裡,至少五十包隔夜麵包,我們拿了一包、豬大叔拿了四包,貨車裡每天都還會有大約九成的麵包是沒有人拿的啊!好想乾脆把他們全部買下來然後送給別人吃喔!


然而,每次提到我們丟掉了好多原本可以給人吃的東西很浪費的時候,就會有人跳出來說「那些東西還可以拿去餵豬、做堆肥、甚至用無氧消化產生沼氣,一點都沒有浪費掉。」

我很喜歡之前一個樸門紀錄片裡的一段話:「一顆健康的波羅蜜樹,每年可以提供五百公斤的波羅蜜,並持續大概八百年。當它不能結果之後,這棵樹就會是一個非常高品質的木材,可以拿來蓋房子,然後再使用好幾個世代。等到房子壞了拆了,我們還可以把這根樑或柱子拿下來,然後再做成椅子或是桌子等,對強度要求相對低的家具使用。等到椅子也壞了,再把這些木頭拿來當燃料。燒完後剩下的灰,拿去做堆肥,幫土地提供養分,再養育一顆波羅蜜樹出來。」這樣才是最有效的利用資源啊。

不是說砍樹不對,而是砍了它拿來做甚麼?把可以拿來蓋房子的樹,拿來種香菇就已經很過分了,更遑論將整棵還可以結果的樹直接砍碎做堆肥,然後說這樣還是有「利用」到。

食物也一樣。
一塊麵包的生命週期應該分成--剛出爐的新鮮麵包;過了賞味期,但絕對可以吃的隔夜麵包;焦掉的、沾到泥巴的、人們吃過的、放了太久的不安全麵包;以及最後被消化完排出來的排泄物。


可以對應到的利用方式,當然也分成--給人吃、給豬吃、拿去做堆肥或是沼氣發電,最爛的就是直接拿去掩埋或是焚化。

最理想的狀況

人類把絕大部分可以吃的麵包都吃掉了,如果真的有剩下的、壞掉的、或是掉到地上的麵包再拿去餵給豬吃。要做堆肥或沼氣發電,就用人們或豬的排泄物做,效果應該還比直接用廚餘好。至於掩埋和焚化,任誰都感覺得出來,這兩種方案根本不應該用在食物上面吧。

然而,現在大家都知道整個關係鏈被硬生生地往下拉了一階,人類只吃最佳賞味期的食物,而許多還可以吃的食物則被拿去餵豬、甚至直接拿去做堆肥。

但是,真實的情況卻還更加嚴重。
人類只吃掉大約一半的食物,剩下的也只有極少部分會拿去餵豬,許多直接被拿去做堆肥,而絕大部分,卻仍是被丟去掩埋場或焚化爐。

為了避免口蹄疫之類的傳染病,政府不再鼓勵人們用廚餘養豬,許多國家甚至直接禁止拿餿水去餵豬了。台灣、日本等亞洲國家,是少數仍然使用廚餘養豬的國家,是「浪費」一書中極力推崇的國家,但我們卻拼命的想要趕上歐美潮流,跟著他們一起跟進餿水禁令。

之前我不爽的是人們將那麼多可以給人吃的東西都拿給了豬吃,結果勒?他們現在連給豬都不行了。

2001 年,英國的口蹄疫風暴席捲整個歐洲,七百萬隻的牲畜因此被撲殺燒掉,起因是一戶養豬業者並未將餵豬的餿水煮沸消毒後才給豬吃。英國政府旋即於五月明文宣布,禁止用餿水養豬,歐盟也快速跟進。從那個時候開始,歐洲農民蒐集廚餘餿水餵雞餵豬的時代,正式成為歷史。

然而,餿水禁令,最多就只能算是壓垮餿水餵豬的最後一根稻草,說它是造成廚餘被拿去掩埋或焚燒的元兇就有點太過頭了。

為什麼?看看台灣就知道了。台灣連餿水禁令都沒有,但全台六百多萬隻豬裡頭,卻只有不到 5% 的豬是吃廚餘的,其他超過 95% 幾乎都是餵飼料的。


口蹄疫絕對不是影響拿廚餘餵豬的主要因素,真正影響整件事情的因素,是被操縱的綠色革命。

二次大戰後,新的農業技術,像是水利灌溉設施、大型機械化以及氮肥等的出現,加上政府非理性的農業補助,讓玉米、小麥等穀類供應源源不絕。1980 到 2004 年間,穀類總供應量成長了 42%,國際糧價則比 1960 年跌了一半。黃豆產量更同時成長了近十倍,而幾乎所有的黃豆榨完油後,就拿去餵豬。所以從 1980 年代開始,歐美國家就開始大量地用便宜的糧食來當作飼料飼養牲畜,使用餿水餵食的比例也因此大幅下降。

二十年來,歐美國家花了大錢補貼玉米、黃豆等糧食生產,讓這些食物可以用比生產成本還低的售價跟其他國家的產品競爭,並瘋狂的追加化肥、巨型農機,甚至發展出基改產品好讓除草劑殺蟲劑的使用可以更方便,這一切的一切生產出了遠超乎這個人們所需的糧食。

而因為這些穀類便宜、方便、品質及供應都很穩定,而且相對廚餘乾淨、美觀、換肉率更高。再加上養豬業從原本大部分的小豬農,變成現在百分之五的豬農,可以供應超過六成的產量,對這些大戶來說,到處去蒐集廚餘來餵豬根本是一件麻煩到不行的事情。

所以,畜牧業逐漸被少數寡頭壟斷,大量的穀類糧食被拿來當飼料、餵豬、餵牛,餵不完,再加上一層補貼幫助生質能源來消耗過多的玉米,而一直以來都拿來餵豬的廚餘餿水,又因為大賣場消費主義所促成的大量浪費,使得超大量的廚餘無處可去,成了每個城市的大麻煩,原本可以賣給餿水業的廚餘,現在得貼錢請回收業者開垃圾車將這些食物送去掩埋、焚化,被消費者知道然後痛罵以後,才開始去研發沼氣或是堆肥等替代方案。

然而,無論是堆肥或是沼氣,都需投資大量的設備技術還有營運成本,產生出來的能量搞不好只能剛好把廚餘蒐集所消耗的能量打平而已,在這種只看 GDP 的體制底下,就會發生許多明明可以不花錢處理的事情,卻一定要被花大錢、效果沒有比較好但是可以帶給人們工作、油水的方案取代。

結果,2007 年,糧食危機造成的糧價暴漲,短短一年間,飼料的價格幾乎漲了兩倍,玉米也漲了 75%,幾乎是 1970 年代石油危機以來最嚴重的慘況。

對餵豬吃飼料的業者來說,飼料佔了成本的六成,一年之間成本瞬間多了一半,飼料都快比豬肉貴了,當時整個養豬產業萎縮了約四成。但真正弔詭的是--此時,糧食價格幾乎已經重新漲回當年大家都只用餿水時的價位了,但是他們卻沒辦法重新使用這些廚餘,只能繼續讓那些吐司邊、馬鈴薯皮、還有一大堆根本還完好的食物被直接送去做堆肥,一大堆的豬農因為買不起飼料費而破產,而政府卻選擇再追加補貼養豬業者買飼料的錢......。

我完全搞不懂政府們為什麼不管怎樣就是要一直拿人民的稅金去幫助那些摧毀熱帶雨林、噴農藥汙染土壤河川、強奪併吞小農土地、然後非法雇用移工用低薪剝削他們的那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