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
文/蘇之涵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6-07-08
每當談到無毒農業,許多農友會跳腳。有人說,「不要把農藥說得這麼恐怖,台灣有機農業的比例還不到百分之一,農改場的病蟲害對抗方式也是安全用藥,高舉無毒健康的標語,好像在搞對立……這可是無端製造恐慌!」
農藥到底用不用,在台灣是個可以討論三天三夜的問題。一來,台灣位於熱帶和亞熱帶之間,冬天不降雪,加上氣候逐漸暖化,寒冬的時間愈來愈短,對病蟲害們來說,活動的時間拉長了,不用藥的栽種可是難上加難。二來,台灣務農面積狹小,除了田區緊鄰,為了提升經濟效益,高密度的作物栽種是另一個特色。但高密度的栽種會增加病蟲害發生的風險,農藥就是方便且有效的管理方法。
然而,面對各種病蟲害,農藥要不要用、用哪一種配方、怎麼用、什麼時候停藥,是很深的學問。想加入減藥、不用藥、有機的生產行列,不同作物有不同的門檻。
首先,田區的位置與生態是先天條件,農家是否在適當的時間栽種對應作物,也會影響到作物生長的健康與抵抗力。
再者,當鄰近區域同樣的作物田區都在用藥,卻有人選擇不用,除了鄰田汙染的威脅外,更直接的影響是,不用藥的田區很有可能成為蟲蟲們的避難處與自助餐廳,給區域留下一個溫床。
一般來說,無農藥雜糧耕種的門檻較低,因為台灣栽種經驗與技術相對成熟。葉菜瓜果種植的門檻則高一些,三、四個月為一期的收成,收得好不好得看老天爺的臉色,另外搭配防蟲的設施,例如溫網設施裡的栽種,減少蟲蟲光顧的機會,或懸掛黏蟲紙、昆蟲費洛蒙罐等等。以成本計算來說,因為栽種期短,就算遭遇嚴重的病蟲害,從頭再來也不至於造成太大的生計影響。
而果樹類的無毒栽種,門檻就相當高了。果樹多為多年生,一年一收,成本高,經濟價值也比雜糧和葉菜高,以水果生產為主要生計的農家,選擇的過程就會相對謹慎,因為未知的轉變可是要賭上全家一整年的經濟收入。也因此,市面上可以找到的無毒水果(無論是有機、不用藥、減藥)相對於雜糧與葉菜少得多。有機的門檻很高,特別是熱門的柑橘、梨子、桃子、芒果等,大多以減藥管理的方式,收成後送實驗室,取得無農藥殘留檢驗作為證明。
當勇敢的農夫選擇了一條非主流的道路,減藥或不用藥的生產,破關斬將,好不容易收成了,他的煩惱卻還沒有完全結束。先不論轉型過程的勞心勞力,收成後,可能立即要面對總產量減少、賣相不佳的壓力,以及必須反映在價格上的高成本。這樣的價格與價值,能不能被消費大眾接受?這可是殘酷的市場競爭。
對消費者來說,「有機、非有機」或「無毒、無農藥殘留」的標示,的確是方便簡易的判斷標示。但是,面對這麼多農業生產的複雜變數,問題不會是二擇一的有沒有用藥、健不健康,而必須納入更多層次的考量。
那消費者可以做什麼?除了看懂標示,購買當季蔬果、學會清洗蔬果,面對用不用藥的議題,可以更理性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