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4日 星期三

【內建的料理程式】

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文/蘇之涵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6-11-25

阿水伯第一次來市集時,選了特別大條、肚子飽滿的地瓜,信心滿滿地想跟消費者分享;沒想到,市場反應有點冷淡,說分量太多,家裡人少吃不完,而且地瓜太大條,放電鍋蒸煮不方便,各種理由都讓消費者興趣缺缺。這對阿水伯帶來很大的衝擊,也讓我對飲食習慣差異有更深的理解。

我家有六口,日日開伙煮飯,吃飯人口眾多,最直接的好處是年節公司行號送到滿出來的禮盒、農夫朋友送的生鮮農產,同事們消化不了的,都會進入我家。大夥無福消受的理由大概有兩種,一種是家中掌廚者對這些食材不熟悉,不知從何下手,或孩子不愛吃,沒有動力嘗試新食材;另一種是小家庭人數少,無法一次消化這麼大量的食物,一直放在冰箱也不是辦法。而這兩種煩惱我家正好都沒有。

面對生鮮農產,一般來說,常見的葉菜瓜果類接受度算高;特殊風味的芥菜、川七、菊苣,或少見的野菜開始有一點挑戰,會不會處理、家人敢不敢吃,端視各家飲食習慣。

有經驗的料理人見多識廣,知道如何處理野菜黏液、減少芥菜苦澀,看顏色就能判斷柿子的最佳賞味期,即使不熟悉,問個幾句也能掌握要領。而對料理有興趣,卻沒那麼熟練的人,如果願意嘗鮮,會討救兵或上網找食譜。少做飯、不喜開伙,甚至連廚房設備都不齊全的,對生鮮食材的接受度就更低;久而久之,對食材掌握、料理手法愈來愈生疏,要重拾鍋鏟便不是容易的事。

當然,六張嘴再能吃,總有吃不完的時候,社區鄰里的分享網絡就變得很重要,來自各地的食材在巷弄間流動著:鄉下老家做的醃醬瓜與麵線、幾顆自家種的南瓜、自己炒的米粉、日本帶回來的昆布……從小看到大,我以為家家戶戶皆如此互動,後來才知道是菜市場生活圈和老社區的地緣關係,才有這樣的生活經驗。我家恰好在住商混和型的傳統街區,鄰居們多是三、四十年的老住戶,有的就在傳統市場做生意。街坊鄰居、買賣主客、同學校友,各種身分的重疊與連結,讓人際網絡緊密交錯,和公寓大廈的匿名性、房客來去的流動感很不一樣。

在這個社群裡,頭銜名片是其次,報上長輩的名字比較有效。有時連開口都不用,一句「我可是看著你長大,你生得跟你阿爸有夠像哪」,就能得到認同,有事也能互相照應。這是人情味,也是社會連結,家常食物交流便是人際網絡的一部分。

在人情味如此濃厚環境下成長的孩子,即使有天得上市場殺雞買菜、一個人撐起廚房,有很大的機率會少一點慌張。因為這些孩子擁有與食物連結的內建程式,那些從長輩們學來的眼色、手感、味覺。當他們在面對阿水伯又大又甜的地瓜時,認得出這是上好食材,除了用電鍋蒸,還有很多種料理法,吃不完不用擔心,可以跟鄰居同事們一起分享。再不知道怎麼辦,至少還有家裡的後援部隊可以call out求救。


食材和料理的能力是身體感受的累積,一旦啟動,就能轉化為個人的內建資產,為土地到餐桌的連結留下一種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