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於《中華讀書報》2017年11月8日 第11版 書評週刊‧文學
東京的上野公園裡,豎立著一座藝術家羅丹根據但丁《神曲》所創作、費時三十七年才完成的雕塑作品「地獄之門」。在這件既表現地獄入口同時也象徵著地獄意象的作品上,有一百多個形態各異樣貌扭曲痛苦的人體。「地獄之門」的上方寫道─「凡到此處,放棄一切希望」——這是何等嚴酷的字句!然而,這麼個作品,在上野公園裡面,卻並不顯得刹風景。相反的,它深受人們喜愛,這是什麼原因呢?
近年來筆耕不輟的張丹,先是編輯了八十多位作家的動物散文而成《動物記》,又寫下以身邊的貓兒為主角的故事集錦《那些刻在我們心上的爪印》,還經常透過網路發表動物保護的相關文章。近期的新書《另一次是遇見你》,收錄了她身為作家、貓奴、活躍的動保人的行動紀事、人物訪問或側寫,還有對社會、文化、歷史的反思。如書封所言,這是一本關於「動保/素食/生命」的書。
張丹選擇將動物和人們致力於保護動物的故事,寫成一篇篇的文字,其遠遠不是簡單的記事或散文,而是作者十多年來以親身的深度參與所換取的心路感受。除此之外,她採訪了來自美國、卻在中國全職投入流浪動物救助的「洋雷鋒」,以及成立黑熊避難所、致力於終結「活熊取膽(汁)」的公益領袖。這些文字建立在作者和受訪者一同做「動保」的深厚友誼、理解和信任之上,因而細膩深刻。
透過發掘種種發生在我們社會的動物虐待問題,作者揭示了人類社會制度性剝削動物的事實。吾輩所習以為常的吃肉、逛動物園看表演、以動物入藥等行為,竟來自於有違倫常及天理的產業鏈。若是首次接觸這些生靈塗炭的人間故事,讀者可能會感到些許意外。然而,本書最吸引人的,卻是作者傾其一切地投入動物救助及保護時,那種全然忘我的生命境界,這也正是張丹的文字最為可貴的感召力。
有些人也許會認為,保護動物是淺薄而「愛心氾濫」的暇餘生活,不足以稱作社會變革的組成部分。或許也有人覺得,「救貓救狗」的新聞屢見不鮮,何必投入更多的資源以保護動物?
米蘭‧昆德拉曾寫道,「人類真正的善只有對那些沒有任何力量的人……真正的道德試驗是人與那些任人支配之物(也就是動物),兩者之間的關係」。 昆德拉的話與哲學家馬克.羅蘭茲的觀點極為相似,後者認為,只有面對真正的「弱者」時,我們完全不期待從他們身上得到任何的好處,此時,我們的行為才有道德可言。動物,作為一種有感知而沉默的大群體,是當下社會中的絕對弱勢。更進一步來說,透過張丹這本書,讀者將在很多不同的社會壓迫形式中,看到多種公共議題和物種歧視(speciesism)之間的共構性。
動物保護,不因為社會的經濟條件而決定其進步性,更在於一個社會的精神狀態及其深根的文化養份。當我們觀察一個人如何對待弱勢者時,往往能發現他重要的特質。張丹透過文字而自然流露出的,正是對生靈受難的不舍和憐憫,以及由此生發的道德行動力,令人敬佩。一如書中收錄的寫給動保人的小詩(作者是集合了雷鋒、白求恩、堂吉訶德等人物形象於一身的動保人Chris Barden):
「我們的任務不是為他們難過,
更不是為他們而哭。
當別人說他們沒有話語權,
我們會替他們說話。
我們不為他們掉眼淚
更不為他們絕望。
我們的任務是為他們行動。
我們的任務是為他們創造希望。」
(節錄)
在張丹眼裡,不僅動物因為得到救助而有了「第二次生命」,付出行動的人,同樣在此過程中得到拯救。本書書名源自一句名言:「我有兩次生命,一次是母親生了我,另一次是遇見你」。真正的救死扶傷,在此早已不僅止於行為,而是生命之間超越言語的心靈呼應,才能帶來生存的希望。張丹關懷的對象不僅是動物,還包括所有因為同理心及正義感而行動的人們。她譯介的〈同情心疲勞〉(Compassion Fatigue)的論文,以自身和同行者的體驗為本,希望為可持續的社會工作立下基石,使得本書並非是少數人的公益歷程,更試圖傳達一種團結的利他精神。讀者如我,感激這種精神的存在,它使人們在行動之中彼此支持,共同對抗那些弱者所正經歷——而我們感同身受的生命的苦。
閱讀這本書時,筆者總是想起本文開篇所提到的「地獄之門」。人們喜歡這個作品,應該並非是對痛苦的沉溺,而是因為自身的相似處境得到理解,悲傷與不堪才得以釋放。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庫切有言,「懷有同理心的想像沒有邊界」,好比魯迅之「無窮的遠方,無數的人們,都與我有關」。當人們願意去理解、想像動物和他人的痛苦,進而付出關懷之時,即便沒能在當下帶來立即的變化,卻已經為扭轉現實做了努力。《另一次是遇見你》不是慘澹而令人沮喪的故事,不是生命的消散,而是相遇。如果我們相信「忘記屠殺,就是第二次屠殺」。那麼,一本好書如能引領讀者重新去認識生命,那便是生命第二次活著,因為文字給予了生命新的希望。
----------
《另一次是遇見你——關於動保/素食/生命》
作者:張 丹
上海科學文獻出版社‧科學人文書系
2016年3月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