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一直無休止地填海。 |
天鴿過境之後,孩子說想再走一趟鄉村馬路外圍譚公廟的岩灘,想察探會否有擱淺的中華白海豚需要救援。我們在家中重新跑一次救助擱淺鯨豚程序,準備一些濕毛巾,帶著希望不會用上的心情上路。
強颱風之下的海洋環境會有哪些「異象」,一直很令人感到好奇,海中動物是不是也能感受到暴風大雨。想起那年在花蓮,颱風將近,不斷有抹香鯨目擊消息,牠們到底感知了什麼樣的海況而大膽浮現海面?海上的賞鯨船/調查船兩層樓起伏,已經令船上的人翻胃嘔吐。走在岸上整個人起起伏伏,望去方才的海,已是長浪追來。長浪⋯⋯我至今無法忘記颱風將至的時候,離海多遠都能被細小的海水擊打那種觸感,眼鏡永遠是霧霧的。遙遠的黑暗大海上,白色高聳的長浪不停歇地前行。作為島嶼東北角的子孫,太平洋的聲音從不浪漫,先人與浪水戰鬥,生死交手的故事令我恐懼。因為恐懼,我從沒好好去檢視養我成長的太平洋,反而是他的南海教導我所有跟海有關的事情。回到大海的起點,是因為作為路環島人的母親,六年來被孩子對大海的疑問幾乎擊打不停,它們像是南海之浪,溫柔而敦厚,讓我有時間一步一步向前去追尋。
1.
「大海,媽媽,大海有什麼?」
這是自我詰問的起點。那年他剛會說話,每日經過友誼大橋,咿咿喔喔好吃力才湊出這個問題。啊,我要怎麼回答他?
(「大海有船。十多年前煙花匯演,三艘艇仔係文化中心前海岸停靠,沒有光,好似係繁華人間之外睡著一般。」)
(「海上生明月,友誼橋外就像沒有邊界一樣,整座大海都發光啊!」)
(「其實你知唔知阿仔,這裡是傳說中華白海豚的航道:機場外海。路環。十字門口。」)
但事實上,時正值港珠澳大橋興建,新城填海工程繼續,疊石消波的石塊上未見鷗鳥,避風港裏除了工程船也沒了水上人家。巨大、巨大的工程船吐著沙,宛如巨怪,我用一千句話,催眠自己與相信,它不會吞噬掉什麼。
當你被詢問「海有什麼」?答案往往無關科學知識,存下的都是記憶——人離開了,畫面卻還在,那是你對這個生養你的城市萌生鄉愁:傍晚在姨媽筷子基水上木屋的家中飲湯。父親牽著妳手走下泳棚。深夜船隻到岸卸貨的聲音。一盒在手中太久的龍船頭飯捨不得扔下的酸餿氣味⋯⋯海與人結合,畫面才有趣味。但現在是你人還在這裡,可影像已盡失了。鄉愁仍在繼續。
聯繫起關心海洋的不同青年走讀對話。©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
2.
風災之後,放煙花啦!
繼續在岩灘上行走,大量破碎保力龍(發泡膠)停在昨天大潮的位置,可得見的是大件的漁業垃圾,看不見混雜在砂石裡的是從來沒有規管過的飯盒。產業變化之後,中午返家煮食簡直做夢,大量的外食垃圾堆積在此,我以為澳門大部份的垃圾一把火處理光了(清個痰+咳嗽),未料岸上仍有那麼多的吸管、餐具、餐盒。坐在岩石上,對岸的長隆海洋王國依然營業,光芒萬丈。
那是澳門教青局每年播款補助學校進行「生態教育」的不良場所,這種方式讓澳門學校成為沒有教育理念的資源搶奪機,當年一位教學前輩在我面前說出「爭取讓學生看完馬戲表演再返澳」的訴求令我咋舌至今,不去思考生命本質、不思辨動物園教育今日的意義,將生態教育簡化成娛樂的消費行為,以為外包給遊樂園就能完成生命教育。
沒有發現任何受災海豚個體,我們簡單淨灘後就離去。晚上,長隆依舊施放煙花了。動物的境遇世人的借鏡,煙花沒照顧到動物的痛苦,也不顧暴風雨裡受災的人群。
3.
海洋的能見度
在第一屆海洋文化節中,井井三一繪本書屋受邀為閱讀角選書與讀書會策劃。自許與所有負責任的大人致力於澳門海洋教育最前線,帶著閱讀的力量往海岸線走去,發起願望,將人類作為海洋子民的記憶喚醒,也希望喚醒澳門曾有的海洋思考方式與城市個性。聯繫起關心海洋的不同青年力量:《我們的曾經》插圖師Cake與澳門造船技術傳承人談駿業走讀對話、綠色未來的青年夥伴帶領大家前往下環街市場走讀《魚市場》、歷史學者陳力行用海洋視角的歷史講談《從海洋看歷史》、城規師林翊捷從陳煒恆先生的《澳門廟宇叢考》談澳門水神信仰、向來組織親子環境運動不竭餘力的綠野之友淨灘走讀,甚至是香港海豚保育學會蒞臨現場帶民眾看到(我們幾乎看不到的)中華白海豚現狀與困境。
飛機即將抵達澳門國際機場,穿過雲層,窗外泥黃色的海洋平靜無波,你甚至以為那是即將降落的土地了,再近一點,點點漁舟如無速度般游動,船的郁動或是海豚路過,白色浪花如此含蓄。
海是立體的學科,她的立體不只是一種學科能夠完成,而生活就是最重要的田野。夜裡攀上松山,一位父親對小孩說「你要看實這座燈塔,不要忘記這座燈塔對澳門有多重要,你和我都是燈塔的孩子。」陸地上,看得到燈塔的澳門孩子,他們的海洋能見度,一定不會只是浸上來的大海風景。
綠色未來的青年夥伴帶領大家前往下環街市場走讀《魚市場》。©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
綠色未來的青年夥伴帶領大家前往下環街市場走讀《魚市場》。©井井三一繪本書屋 |
文章轉載於澳門論盡媒體2017-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