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8月2日 星期三

【章魚、魷魚 似已適應暖化】

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文/李娉婷

隨著氣候變遷加劇,不少動物為了生存被迫改變生活習性,比如全球鳥類開始往南北極和高海拔地區移動、北極熊開始學習適應長泳、台灣的高山哺乳動物也開始向更高海拔遷移;在海洋中,魚群也因為暖化大量減少,不過,科學家發現,相較於其他海洋動物,魷魚、烏賊和其他的頭足類動物們卻適應良好,數量愈來愈蓬勃倍增。

據英國《衛報》報導,一個國際研究團隊建立了頭足類動物捕撈量的數據庫,發現即使這類動物的繁殖方式不同──有些在海床附近孵育幼代和生活,有些則是在海中到處移動──但幾乎全世界的頭足類動物都在增加;研究團隊最初是要調查澳洲巨型烏賊數量的衰減,卻出乎意料地發現頭足類動物數量在穩定上升中。

本項研究主持人、澳洲阿德雷得大學海洋生物學家吉蘭德斯(Bronwyn Gillanders)表示,頭足類動物包括章魚、魷魚、烏賊、透抽、花枝、軟絲、小卷等,都具備「活得快、死得早」的特性,可說是海中的搖滾明星,快速的生命周期也意味著牠們可以迅速擴散,比其他長壽動物更有優勢。

最新的研究發現,面對氣候變遷,珊瑚礁白化日趨嚴重,甚至將使全球最大珊瑚礁──大堡礁的九成三體積白化(註);此外,全球魚類數量在過度捕撈後也迅速下降,漁獲量的減少速度比聯合國的官方數字還快三倍,魚群更減少四分之一。

但在這樣的背景下,章魚、魷魚與烏賊反而成為受益者,原因是,頭足類動物是貪婪的食肉動物,過度捕撈幫助牠們減少了競爭者和天敵,而在食物仍然足夠、溫度沒有太劇烈上升的情況下,變暖的海水反而加速了頭足類動物的生命周期。

吉蘭德斯指出,一九九七至一九九八年的聖嬰與反聖嬰現象後,溫暖的太平洋海水就影響了體型巨大的洪堡魷魚數量:大量的洪堡魷魚在墨西哥、祕魯和智利外海被發現,此外,牠們的壽命也比大多數的魷魚長,十多年後,這種長壽的魷魚已經適應了二○○九至二○一○年的聖嬰現象。

不過,研究人員也警告,族群動態相當難預測,人類活動可能也會對頭足類動物產生不良影響。例如人類造成的海洋酸化,對大部分海洋生物造成危害,卻讓水母數量暴增,這些水母適應力極強,不但影響部分地區的船隻航行,同時也提供頭足動物充足的食物。(台灣動物新聞網提供)

註:珊瑚本身為白色,人們看到的其他顏色來自於珊瑚體內的共生藻,當環境變差,例如水溫太高、水變混濁或光線不足時,會造成共生藻死亡或離開,這就是珊瑚白化。白化是珊瑚死亡的前兆,如果環境變好,共生藻會再回來;如果環境繼續惡化,白化的珊瑚就會死亡,最後只剩下白色的碳酸鈣骨骼。

(文章轉載自人間福報,原文由台灣動物新聞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