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9日 星期日

【地產地消的奧義】

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文/蘇之涵

地產地「消」,銷售還是消費,錯別字傻傻分不清?這可得好好解釋一番。

銷售是指從集貨、運輸到批發鋪貨,抵達餐桌之前的一連串過程,這段距離可能很長——智利生產的蘋果搭著飛機或貨船,千山萬水地到達市場;也可能很短——南投生產的青梅在當地加工包裝,經過廠商配送,進入全台大小商店。而「消費」就簡單多了,跳過層層產銷節點,快轉進入購買和享用的美好時光。

地產地消,簡單說是「種在地、吃在地」,除了當令飲食,相較於購買進口農產品,在地農產不僅減少運輸成本和能源消耗、降低食物里程,也讓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連結更緊密。當農人有穩定的銷售連結與支持系統,就不必提心吊膽想著收成好不好、要往哪裡賣,風險和成本降低了,就有心力進一步思考提升品質與環境平衡的問題。

說到這裡,小姐掉那麼多書袋,直接告訴我怎麼做卡有影啦。好的,不想看太多廢話,怎麼做呢?國外主要的實踐經驗有兩種:農夫市集、社區支持型農業(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簡稱CSA)。農夫市集是看官們相對熟悉的地方,在市集裡直接和農夫買,既能吃在地、吃當季,也透過人情互動建立相互信任的連結網絡。台灣自2007年發展至今,大大小小定期開市的農夫市集統計超過四十個。此外,日本的農民直賣所和道之驛,也是相當為人所知的作法。

而CSA談的是一群由生產者和消費者組成的社群,可大可小,共同討論生產、分擔農務。換句話說,農夫不需單獨面對所有壓力,而是有消費者願意和農夫一同討論生產計畫,協助或支持各個階段的農務,生產的農作直接配送到會員手上或另外出售,運作強調分享收穫,也分擔生產風險成本的精神。這個作法對熟悉台灣農業的讀者也不陌生,創立「穀東俱樂部」的賴青松,邀請消費者出資入股,委託農夫,也就是賴青松專業耕作,便是CSA在台灣最初的實踐。

慢慢的,這幾年CSA在台灣有各種長相,各地均有不同嘗試,例如土城輝要有機農場的每周配菜、宜蘭有田有米工作室的認股、高雄美濃農會辦的白玉蘿蔔股東會,也有像台中合樸農學市集的社群經營,或主婦聯盟合作社作為中介者,讓產消串連成大型的社群網絡。

地產地消真的很難嗎?是的,有的地方尚未萌芽,但各地蓬勃的嘗試讓農業產消圖像有了突破的可能。

而不同於農夫市集與CSA是建立在區域小農及消費者的協力關係上,農企業式的擴大規模、以加工出口為目標的生產,雖也是農業獲利的樣貌之一,但在農家平均耕地0.7公頃,八成以上的農民因所得不足、需兼業維生的情況下,理想的農業環境應要能容納各種規模,讓各種類型的生產者,特別是小型農家,都能連結到合適的通路、客群,以及對應的資源與支援系統。

農業發展的未來應該是立體的、多功能的,能回應各個面向的需求,包括糧食安全、文化延續、社會安定,甚至照顧到銀髮農村的未來。儘管百家爭鳴,但我相信,各家論辯的最終目的,都是讓農夫種得驕傲有自信、讓耕作土地和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得以永續經營,消費者也能吃得合理安心。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6-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