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7日 星期四

【地產地銷 真的有點難】

圖片取自濁水溪飯粒廚房粉絲專頁
文/蘇之涵

喬喬去年隨先生的工作調動,移居到彰化溪州,濁水溪下游的稻米之鄉。她是個重視食材、喜愛料理,也樂於做便當造福大家的好朋友(她的臉書粉絲頁「濁水溪飯粒廚房」是我們「望圖止飢」的好去處)。剛開始,我們對她的新生活充滿期待,想像農村生活就是產地直送,身旁環繞著新鮮豐富的蔬菜水果,我們就能順道多沾點福。然而,過了幾個月,事情似乎不如我們想得那麼單純。

出乎意料的,雖然身處重要的農業生產區,日常生鮮的消費選擇並不如想像美好,特別是想找友善環境生產或有機的蔬菜水果,還得四處打聽詢問。生產區裡的人竟然找不到想要的食材,這不是很奇怪嗎?

原來呀,喬喬說,溪州往南跨過西螺大橋,就會抵達中台灣規模最大的西螺果菜市場,最好、最有價值的蔬果都是整箱整箱地往那邊運。農家留下來自己吃的,大多是可食的次級品、格外品,且街坊老住戶多有自家菜園,或來自親朋好友的餽贈分享,平日倒也不需要特別買菜。互為因果的情況下,在地小市場沒有明顯的消費需求,也長不出太多樣的銷售選項。

但這樣的消費型態就苦了新搬入的外來者,有心想找好食材卻找不到,為了要找更多選項,經常得花上更高的成本。

不只蔬果,以牛奶為例,如果想找主流以外的品牌,喬喬歪著頭想了想,說還真是不容易哪。除了超市、便利商店,溪州也沒有主婦聯盟合作社或有機商店。找不到牛奶,直接找乳牛呢?有,溪州附近就有一間品質良好的牧場,約二十分鐘的車程。能不能請廠商配送?可以,但是以小家庭的消費量,少少幾瓶加上運費,竟然比在台北買到的價格還貴。

台灣的農業生產受消費市場主導甚深,除了外銷,生產者通常會把最好的收成,透過各種管道盡可能賣出,求取最好的價錢。賣給誰呢?當然是人口稠密的都會區囉。都會區的客群和需求多,從團膳、連鎖餐廳的大量採購,一般市場和店面的零售,到高級餐廳、有機商店的高端與特殊消費,都有其對應的通路與對象,所以最優質的農產,從生產到運送、銷售,幾乎都是以都會區的消費者為預設對象。

當絕大部分的資源都送往城市,過度聚焦在消費市場的喜好與想像時,城鄉失調、產銷失衡的問題就一一浮現:一窩蜂地搶種某種作物,加上規畫和預警機制的不足,價格暴跌又暴漲的劇情就年復一年上演。而城市端的消費者看不到生產者的困境,也很難理解便利消費背後的成本有多高。

喬喬感嘆,在台北採買方便,但空間小,想找到有廚房的套房不容易;在彰化空間可大了,一餐做上十人份便當也沒問題,但食材選擇卻不如想像得多。

幸好,地方單位也意識到這件事,試圖扭轉失衡。喬喬搭著溪州鄉公所幼兒園正在推動的在地食材計畫(讓孩子們吃在地的、無毒的營養午餐),跟隨鄉公所食材採買的路線,總算拓出一條好吃、健康也友善產消雙方的葉菜採買之路。不過,肉類、水產和豆製品,目前還是沒有突破。

看來,無論是地產地銷,還是地產地「消」,都真的有點難啊。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6-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