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
文/蘇之涵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6-12-09
今年八月,我跟著幾位專家朋友一同前往德國巴伐利亞。提到巴伐利亞,最為人知的不外乎啤酒節、黑森林,高山草原上的小木屋和悠揚的牛鈴。是的,巴伐利亞的酪農、林業和玉米都是農業生產主力,儘管生產規模與台灣不大相同,但從邦政府到一線生產者都以家庭農業的生產型態為榮,認同小型而多樣化的農業是維持環境永續、生態平衡的農作方式。
為期一周的拜訪,有幾個反覆提及的概念引起我的興趣,其中之一是「動物福利」。什麼是動物福利?怎麼評估動物過得好不好?人都過不好了,動物過得好不好很重要嗎?在參訪農場裡,我試著理解動物福利的意涵。
在慕尼黑北邊的布朗有機農莊,每頭牛的活動空間是一般有機飼養規定的兩倍,牛群可自由進出牛棚與草地。乳牛上工(擠乳)的時間較短,飼養年齡高達八歲,是一般牧場飼養年齡的兩倍。牛群牧草是自家種植的,主人根據研究,精心混合三種不同比例的配方,增加乳牛抵抗力,也提升牛乳的營養成分。
紐倫堡附近的尤拉牧場是另一個例子,主人說母雞的存在價值不該只有下蛋,牠們必須有適當的休息時間,因此一般牧場平均壽命一歲的蛋雞,在這裡可以活到五歲。我們也看到乍看之下像小木屋的雞舍,裡頭有高低錯落的木架和小木箱讓雞自由活動,也有地方窩著下蛋。
還有一個例子也在紐倫堡附近。以羊乳酪為主力的萊曼農場,選擇透過農夫市集和俱樂部販售,主人們刻意養了多品種的羊,一來分散疾病傳染風險,二來希望透過不同品種的交配,找出適合牧場環境的羊隻。每天奶羊要上工時,主人不會強迫推趕,而是在飼料槽放入誘人點心,讓羊隻愉快吃甜點,主人們愉快取奶。
在參訪案例中,相較於單一化生產的方便管理、規模生產,巴伐利亞的農人們想得稍微多一點,有的想綜合不同物種的優勢,配出更適合在地條件的動物,有的透過品種多樣分散生產風險。再者是對農場動物生活條件的關懷,透過活動空間、飼料調配、產量的調整,盡可能創造符合動物特性的生活環境。每家農場的作法不一,但可以歸結於對生命物種的尊重,以及在農產質量和農家經濟收入之間的平衡拿捏。
根據統計,台灣每年每人的肉品消費量約七十七公斤,接近美國的食肉量,遠高於日本和韓國的四十多公斤。在龐大的肉品市場中,我們對畜牧生產流程卻極為陌生,我們的長輩還經歷過特殊節日才能大口吃肉的生活,但經濟條件改善加上大眾飲食文化的改變,肉類的食用變得普及而廉價。當大量市場需求浮現,在規模化的養殖系統裡,經濟動物的存在價值往往只有數字,每隻雞等於多少蛋、每頭豬的換肉率有多高、如何降低疾病傳播與死亡率。牠的生物特性不重要,活得好不好也不是重點,最後就會出現某些極端的情況,例如A4大小的格籠雞。
當然,動物福利是個沒完沒了的話題,即使在有機生產和消費比例相對高的巴伐利亞,也沒那麼容易。邦政府農業部門代表說,除了政府政策推展,社會教育更重要,生產與消費兩端必須同樣理解動物福利的理念與價值,願意共同承擔各種成本,才有條件繼續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