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
文/蘇之涵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5-11-28
我一直覺得,以生活作為抵抗是最難,卻最有效的改革。
從早餐開始,外帶蛋餅加鮮奶茶,如果整套配備都拿,就是一個塑膠提袋、一個小餐盒、一個封膜的紙杯、一根吸管和一雙筷子(衛生起見,都封塑膠套了)。午餐來碗肉羹麵,一個大紙碗含塑膠蓋,加上筷子、湯匙和提袋,再加一杯現打果汁的紙杯、吸管和杯蓋。接下來的晚餐和消夜如果都外帶,一天會拿到多少塑膠製品,就請大家繼續算下去(雙手加雙腳可能都不夠算了)。
最近開始一個小嘗試(也是跟風),除了不用塑膠袋和拋棄式餐具,我開始挑戰減少外帶餐盒、飲料杯、吸管的用量。這是個想來容易,但其實有一點難度的挑戰--這意味著,作為一個都會上班族,我恐怕沒辦法如雜誌模特兒般俐落而輕便地一手提包包、一手拎外套。為了因應各種外食需求,我得帶著保溫杯、保鮮盒、環保筷、環保吸管、購物袋一同出門。
幸好,近幾年很多人都意識到用餐的減塑行動了,所以環保餐具、保溫杯、購物袋的接受度相當普遍,許多小吃店家也開始用可重複使用的餐具。
初級考驗過了,接下來要進入進階版。周末假日到市場購物,買生活必需品,如:沙拉油、衛生紙、肥皂、牛奶、泡麵、罐頭、雞蛋、豆腐、貓砂等等,拋棄式容器實在太方便了,很難想像沒有外包裝的沐浴乳、牛奶、起司,甚至一條魚、六個雞腿、三片牛小排……幹嘛給自己找麻煩?但真的有人在嘗試喔,德國柏林的無包裝超市,提供麵條、沐浴乳、咖啡豆、葡萄酒等民生用品,可是想買得自己準備購物容器去裝,雖然有一點麻煩,選項也少了一些,不過別忘了,正因不方便,更多創意與可能性就會從需求長出來。
這樣的新鮮事,台灣也冒出新芽囉。自己準備容器,秤斤論兩地買皂與清潔液,是「平方家」的嘗試,脫掉外衣的肥皂則是他們提供的另一個選項,目的就是希望消費者能拿捏自己的使用量,用多少買多少,新鮮使用也無需囤積。此外,聽說台北最近也出現了類似嘗試,販售散裝的西式食材和香料,沒有最低消費的限制,鼓勵大家量力而買,不要因買而買。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在南北貨行、傳統市場或雜貨店買東西,也經常是秤重的,只是受到規格化、量販店的影響,要求價格與質量透明公開,讓消費者一目了然地比價,加上講求衛生安全,才讓便利忙碌生活的塑料包裝越來越多,也讓依賴越陷越深。
十月底,有一尾擱淺西海岸的抹香鯨,經解剖後發現牠的胃滿滿都是漁網和塑膠袋,無法消化也無法排出,體積有一個怪手的車斗。這則新聞讓很多人感嘆,回頭思考「我們的方便」到底方便了誰?成本與代價是什麼?如果我們的生存仰賴萬物,能不能找到共生的方法?
每天看政策評論、觀點攻防累了嗎?一起來個以日常生活爲格鬥場的消費大挑戰吧。什麼?想直接挑戰大魔王?試試以下幾個主題:「可不可以一年都不買?」、「你應該吃我嗎?一場有機、素食及果實飲食的探索之旅」、「沒有中國製造的一年」……保證你可以在短時間內快速提升戰鬥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