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8日 星期四

【零安樂:萬靈丹亦或流浪動物終極地獄】




對稍有涉獵流浪動物議題的人來說,或許很早就知道「公立動物收容所」並不是一個溫馨友善、充滿愛心,會照顧動物直到他們終老的場所;電影《第十二夜》的上映,赤裸地呈現收容所裡面部分的真實:短短十二天內,狗兒可能經歷被捕入園的殘酷場面、疾病肆虐的密閉空間、幸運的可以享受被領養時重生的喜悅;剩下那些,有因為不敵病魔提早結束十二天旅程的,有因為遇到不肖領養人枉成刀下冤魂的,有因為期限到了所以必須執行安樂死的。看見數以百計的動物們,在潮濕髒亂的陰暗角落悲慘死去,是一件令人難受的事。現行的收容方案無疑出了問題,這樣的悲劇才會一再發生,流浪動物政策改革勢在必行,零安樂政策似乎正是一個改變的方向。


部分地方政府在社會廣泛關注收容議題之前,就嘗試在自己管轄的縣市內施行零安樂政策。而今因為《動物保護法》修正案,零安樂政策即將呈為全國性的方案,理論上應該會是流浪動物一大福音,然而事實上,動保團體仍持續傳出疑慮及反對的聲浪。「動保人士」和「反對零安樂死」乍聽之下似乎是相當矛盾的概念,但是從4月25日新聞,嘉義縣家畜防治所運送流浪狗方式不當,導致數十隻浪犬熱衰竭死亡一事,舉眾譁然,對於動保團體的憂慮稍可略窺端倪。全面零安樂政策再過不到一年的時間就要正式上路,政府的配套措施是否已經足夠?看起來必須打上問號。


細想「零安樂」的意義,會發現這其實是一個弔詭的政策,試想如果這是一個沒有流浪動物社會,便根本不需要安樂死任何一隻流浪動物。流浪動物總數居高不下,追根究柢是由於未做源頭管理。民間長久以來一直呼籲「領養代替購買,結紮代替撲殺」,目的是希望政府可以重視惡質繁殖場和寵物店問題,並鼓勵民眾領養收容所內犬隻;以TNR(Trap,誘捕;Neuter,絕育;Return,放回)方式讓結紮後的流浪動物可以在原地生活,取代永無止盡的捕捉送入收容所以及十二夜悲歌;不施行安樂死最多只能算是其中一個子項而已。另外,收容所內尚有部分動物來自飼主棄養,也讓人思考是什麼樣的生命教育造就出這些不負責任的飼主,而我們又應該要有哪些解決方案可以宣導尊重生命的概念,教導飼主飼養動物將是一輩子的責任,也許也要提高飼養門檻與棄養罰則,預防與遏止棄養歪風。


像是「嘉義防治所運送犬隻到私人狗場」這種,自公立收容所將狗私人收容所、或是由狗場志工大量領養流浪狗,俗稱撈狗的作法,其實在流浪動物圈裡不算少見,也進一步帶出收容所執行面的現況,以及未來倘若真的實施零安樂之後依然懸而未決的事情:首先是關於收容所的領養率。狗場大批領養流浪狗,雖然讓成功領養的帳面數字長得好看,但便無法確知多少比例的動物有進入一般家庭成為同伴動物,多少比例的動物仍然過著團體生活;其次,動物在舟車勞頓的過程中難免有不適感,更有甚者,像是本案將超過70隻動物同時關在沒有空調的密閉車廂中運送,造成許多動物死傷,動物運送方式如果有合理的規範,如果人們可以更重視動物福利,這原先是可以避免的慘劇;再者無論在公立或是私立收容所,大量收容加上沒有良好清潔與管理的結果,園內動物生活在充滿傳染病的環境裡,缺乏乾淨的食物和飲水,活動空間也嚴重不足,動物福利不佳。在這樣飢病交迫的情況下,終身收容不啻在地獄永無止盡的受罰,執行安樂死才是給動物一個結束苦難的機會。


零安樂政策的初衷也許是美意,希望收容所裡少一點殺戮,多一點希望。然而若沒有改變部分民眾飼育及對待生命的態度,也沒有改善收容條件的情況下,這樣的政策彷彿是廢死刑改判流浪動物無期徒刑而已,仍然沒有終結流浪動物地獄。盼望這是最後一次有動物因為人類的自私和疏失犧牲,也期待政府拿出智慧和同理心,不要把零安樂當成萬靈丹,而是要能真正地從源頭解決流浪動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