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圖片來源:《十二夜》粉絲專頁 |
現在很多關於流浪狗的對策都是來自國外的經驗,可是呢,台灣的情形其實很特殊。
台灣許多人有餵養流浪動物的習慣,已經算是一種民情。我聽過很多收容所醫生告訴我,就是這樣餵養的民情讓動物生生不息。餵牠,牠就有辦法存活下來、生小孩;如果大家都不餵養,物競天擇,讓牠們自生自滅,流浪動物問題會少很多。
這樣的說法對也不對。
很多的愛心媽媽、志工,他們可憐這些依附在人類社會底下生存的浪犬,給予一餐飯、一口水,是他們可以做的分享,因此被扣上造成流浪動物問題的帽子。
我必須要說-「願意把自己所有的,分享給其他人;無法眼看與自己親近的物種日漸凋零、死去,於是給予幫助」-這樣的行為,是一種美德。這樣的人是台灣社會長久以來非常重要的資產。
當我們和孩子看到路邊的流浪狗,難道要產生這樣的對話?
「這隻狗狗在流浪很可憐,
我們不要理牠,等牠死掉後這樣的情形就不會再發生了......」
我們想要這樣教育自己的下一代嗎?
這樣的社會沒有錯!但也非常的自私、功利主義。我們台灣最引以為傲的,不就是人情味?不就是願意與人分享的那份心意嗎?
台灣氣候宜人沒有寒冬,有食物可以溫飽,野狗生存下來的機會也多了,這是事實。不過,更大的問題其實是「鄉下地方放養又沒有絕育的家犬」。
這些狗回到家就有吃的,無論公母,四處結交朋友結黨快活,生了小孩飼主無法養,不是送到收容所,就是放任不管,只要不是生在家裡就不當回事。通常也沒有打晶片,一旦附近鄰居通報有狗追車咬人,清潔隊來,不管誰是誰抓上車就走。飼主發現狗不見了,四處找找,找不到就再養一隻,根本不知道收容所這個東西,自然也不會去那裡找。
這樣的飼養習慣也是非常根本的大問題!
台灣人的放養習慣和餵養民情,是收容所那麼多米克斯幼犬存在的主因。去教育飼主為動物絕育非常重要,同時,餵養者在對流浪動物釋出善意和愛心的同時,也需要想想如何為這些動物絕育,才不會讓一番好意變成這個族群的災難!
為什麼有收容所?為什麼要安樂死那麼多狗?畢竟這是一個人的社會!當狗的數量過多,造成社會反感和恐慌,餵養者頂多遭受白眼和歧視,但狗是用生命在付出代價。
在分享食物,付出愛心的同時,也看一下狗族在人類社會的遭遇。他們生下的小狗,也許就被抓到收容所安樂死了,或者產下更多小狗,生生世世的流浪。
台灣一年要安樂死上萬隻狗。我們不能繼續把一些長久以來的習慣視為理所當然,但也用不著把願意與他人分享的這份心丟掉吧。
台灣不能有自己的一套台灣經驗嗎?我覺得可以的。
而且我們不用捨棄掉身為台灣人最引以為傲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