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23日 星期四

聲物狂想曲1 世說蟲語

2015.4.20 好讀周報 陳姵穎


若你Google「秋」字的甲骨文,會驚訝地發現,秋在甲骨文裡就是一隻蟲,有的像長鬚長足的蟋蟀、有的則像一隻蟋蟀躲藏在洞裡;古人之所以如此造字,正是因為當秋季天氣轉涼,便是蟋蟀等鳴蟲活躍的季節了。《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是如此描述:「五月斯螽動股,六月莎雞振羽。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戶,十月蟋蟀,入我床下。」


鳴蟲文化其實有著上千年的歷史,早在唐朝文獻中便有記載,每到秋天,宮中的妃嬪便會以小金籠飼養蟋蟀,而民間也齊舉仿效、進而產生鬥蟋蟀的文化。明朝的宣宗皇帝熱愛鬥蟋蟀,還被冠上「蟋蟀天子」的稱號。

而在台灣的嘉義及台南一帶,仍保有鬥蟋蟀的習俗;兒時養過蟋蟀的遠流董事長王榮文回憶,當蟋蟀鬥輸了,只要把蟋蟀放在掌心,用另隻手一拍一拋,蟋蟀在空中翻個跟斗,就會「忘了」戰敗的記憶,又能上場再戰。

不同於華人鬥蟋蟀的文化,日本人更喜愛聆聽蟋蟀的鳴聲,不管是古典文學《枕草子》、《源氏物語》,或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川端康城的《古都》中能找到痕跡。甚至在京都還有鈴蟲寺,據說寺中飼養了萬隻鈴蟲,一年四季都能在那兒聽見鳴蟲叫聲;襯著綠樹、苔癬、石階,益發顯得幽靜了。

中興大學昆蟲系楊正澤教授說,「台灣有80多種蟋蟀。」那蟋蟀都在哪兒呢?從夜晚的校園到路邊的草叢,我們都能發現他們的「聲影」。

來猜猜看,蟋蟀的耳朵會長在哪裡?不若哺乳動物的耳朵長在頭上,蟋蟀的耳朵可是長在第一對前腳上。他們靠著翅膀振動摩擦發出鳴聲,主要目的是為了求偶,鬥蟋蟀也是源自雄性蟋蟀為了吸引雌蟋蟀前來交配、鞏固領地及巢穴的行為。根據研究,當溫度升得越高,蟋蟀的鳴聲也會越快;所以,蟋蟀也是偵測環境溫度的指標。

當你讀到〈木蘭詩〉的首句「唧唧復唧唧,木蘭當戶織…」俗稱「紡織娘」的螽斯,就是以此命名的。螽斯的翅膀與蟋蟀相反,是左翅在上,來回摩擦都會發出快速的唧唧聲響,猶如古時梭子快速穿梭織布產生的聲音,也是夜間「昆蟲星光大道」不可或缺的一員喔!

談完夜間的鳴蟲,白日裡,人們最熟悉的就是夏季的蟬鳴了。蟬鳴令人聯想畢業典禮和暑假,你可曾仔細聆聽,蟬的獨唱、合唱與倫唱的不同,不只有唧唧叫,也會「夏夏叫、咪咪叫、哇哇叫和謝謝叫」呢!

●認識更多昆蟲 街角遇見蟲 Meet Your Insect Neighbors
www.facebook.com/InsectNeighbo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