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動物平權百科】黑猩猩禮儀(完結篇):適切的態度


《黑猩猩-華秀 專欄》文 / 蘇珊


我是蘇珊,曾經照顧過黑猩猩華秀的生活。前幾次的華秀專欄介紹了「黑猩猩禮儀」的行為,這次,華秀要我要來分享使用「黑猩猩禮儀」時的態度,因為那涉及了人的心理層面。


很多人都喜歡動物,我也不例外。每次走在路上看到狗的時候,就會跟牠打招呼(搖手說「嗨!」);看到貓,就不自覺地學貓叫,想要吸引牠過來讓我摸一下,不過,一般來說貓很謹慎,所以成功率不高。如果在公園看見松鼠,或是在水池看見鴨子,就會希望牠們靠我近一點,因為我並沒有惡意(而且這樣我還可以照相 :P)如果在觀光農場看到牛或羊,就會想要去餵牠們,看著牠們從我手中接過牧草咀嚼,就會有一種滿足感。

我可以說,上述這些我所表現出的行為,都是因為自己喜歡動物,想要親近牠們,與牠們有進一步接觸或互動,所以試圖對牠們表示:「我靠近你,並沒有惡意喔~」我想,動物園的遊客們會對黑猩猩招手,或敲玻璃想引起牠們的注意,也都是同樣的道理吧!

只是,很多時候往往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人的一方努力表達善意,但是另一方的不同物種卻不理睬,甚至逃之夭夭。這或許有兩個原因:第一、非人動物無法了解人的行為,所以不回應,甚至覺得受到威脅而閃避;第二、許多人都有「親動物性」,但是除了被人馴化的動物之外,大部分的非人動物都沒有「親人性」,尤其是野生動物,因為牠們的生活中本來就沒有、也不需要有人類的存在,所以牠們不會靠近人類,是正常的。想起珍 Ÿ古德博士在她的著作中提到,她在非洲山林觀察黑猩猩時,前六個月只聽得到黑猩猩的叫聲,卻沒辦法親近任何黑猩猩(根本看不到牠們),就是一個十分具代表性的例子。如此說來,想要親近動物的我們也只能從「讓對方了解我們的意思」來著手了,也因此,用黑猩猩的友善行為來同牠們打招呼,就有其道理:這樣黑猩猩才能了解我的明白呀!

不過,「黑猩猩禮儀」除了表現行為之外,還需要要搭配適切的態度:包容,且不要有預期心理。試想:如果我善意地跟一個人打招呼,他卻對我不理不睬,我一定會失望,甚至對他生氣吧!而當我們用「黑猩猩禮儀」向初次見面的黑猩猩打招呼時,一般來說都不會獲得對方的回應,而且,這是十分正常的,因為牠們是野生動物嘛~充其量,黑猩猩會開始觀察你,只是,牠們後來是否決定要趨前與你互動,那真的是沒個準。

所以,我們要清楚知道,當我使用「黑猩猩禮儀」向黑猩猩打招呼時,是屬於「單方面釋出善意」的自願行為,如果黑猩猩不理我,那是正常的,我不需要失望,更不要怪牠們「不領情」;如果黑猩猩開始觀察我,或許牠們開始注意到甚麼了;如果黑猩猩決定走向我,以牠的方式跟我互動,那我或許就要準備迎接一段「跨物種」的奇幻友誼了。

註一:圖片::蘇珊在臺北市立動物園,向黑猩猩美蘭打招呼。圖片來源:蘇珊
註二:蘇珊 (Susan Shiau):美國中央華盛頓大學試驗心理學系碩士,主修黑猩猩行為學,目前就讀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博士班。
註三:第二段提及於觀光農場的餵食動物部份,動平會的立場請見:http://ppt.cc/nNS~

文章出處:動物平權促進會
http://taeanimal.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