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13日 星期三

【那張最後的母子合照】


作者:諶淑婷
文章轉載自聯合報青春名人堂

一張來自收容所志工拍攝的「母帶子」認養照,前兩周在FB引起了關心收容動物網友的熱烈討論,幼犬離乳後,必須與媽媽分開,照片被分享了一千五百多次,網友心疼憤怒,批評收容所不識親情。

事實是,母帶子區僅有六個欄位,若不設下「住院期限」,那些大腹便便的待產母狗便無處可去。所以當寶寶斷奶,長牙可以吃肉泥,就會移至幼犬領養區,獨自對抗微寒的初春,狗媽媽則移到成犬區A區,因為思念孩子低聲嗚咽;你沒辦法說骨肉分離很殘忍,因為不將狗結紮導致懷孕最終選擇棄養的人類最殘忍。

你也沒辦法說,在收容所的哪一區比較好,A區仿造國外收容所設備,乾淨整潔舒適猶如寵物旅館,B區略遜一籌但仍稱得上舒適,至少一隻狗一個窩,有得躲藏,歇息,吃飽,為自己的命運低頭傷感。C區呢,陰暗潮濕,總是濕漉漉的,六隻狗共享一個籠,又因狗會爭寵、護食,所以無法輪流離開籠子去散步,飼料裡也不能加罐頭,狀況常常糟到讓人哭。

可是C區的狗大多來自通報捕捉,或是不與人親近,經評估不適合領養的成犬,當然偶有例外,但多數的牠們,對人類似乎沒有太大期望,可能恐懼與憎恨還要更多。而A、B兩區是評估認養率較高的狗,曾被呵護疼愛的品種犬、被人類利用至生命殆盡的繁殖犬、曾有個家有個名字的家犬,即便是生活在街上的浪犬,也有親人愛撒嬌的特性,牠們愛著人類,至少愛過人類,看過人類最好的模樣與最可憎的一面。我不知道,和C區的狗比起來,住在A、B區的狗到底是幸福還是不幸。

除了母帶子、幼領區、收容皮膚病幼犬的高床區,還有傷犬區,其中有一隻左眼潰瘍的老黑狗在那裡住了好久,前陣子志工特地帶牠出來散步,曬曬太陽聞聞草地,零嘴吃個飽,最後放鬆得趴在地上享受難得的自由,志工幫牠拍下了最後一張照片,那天是安樂日倒數五天。

分區是殘忍的,狗跟人一樣,命被分出貴賤,提高A、B區的認養率,才能減少不被看見的C區的狗。

那一天,狗媽媽和寶寶分開前,志工幫牠們拍下了最後的合照,幾天後,狗寶寶幸運被領養了,志工帶著認養人,抱著狗寶寶到媽媽的籠位--從頭到腳仔細嗅聞、鼻頭輕觸,是媽媽唯一能送上的道別祝福。

狗無法像人類一樣看著那張照片寄託思念,那張照片不是用來紀念母子情的,但如果,如果狗媽媽能因為照片不斷在網路上被轉貼,得到一個離開收容所的機會,那麼牠至少可以用一輩子,想念曾短暫哺育過的那個孩子。

--
本文刊登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http://goo.gl/1DtNCt

文章刊出前,狗媽媽已被救援離開收容所,也結紮了,祝福她,我想她不會忘記自己曾有過一個孩子。

新增網友的補充:說明一下,其實C區的狗多數都是親人的,並非「經評估不適合領養的成犬」唷。

只是因為A、B兩區的欄位太少了,多數的狗只好被塞在C區裡,而C區一欄多狗的狀態下,一方面民眾不太願意進去與狗互動,另方面每隻狗因為緊張害怕,不敢表現出正常行為,更對向人撒嬌這件事感到絕望,所以才被誤會為關在裡面的牠們是較不親人、甚至較兇的....

一直以來,收容空間與棄養量居高不下,造成民眾對C區犬隻行為的誤解,也讓牠們始終乏人問津。

國外收容所的籠舍不會設計的有如此落差,台灣卻因為改建經費、照護人力不足、動物量太多等因素,往往會做個「漂亮的樣板區」讓民眾參觀,卻將多數動物放在最後方的「隔離區」。資源與空間運用的落差,無形中塑造了「生命不平等」的觀念,其實對推動民眾生命教育、動保教育,是沒有幫助的。

因此很希望能打破先認養A、B區的狗,C區的狗才有機會出來的印象,而是鼓勵民眾走進各區域去看、去深入觀察與瞭解牠們每隻個體的獨特。

近幾年農委會挹注在收容所改建的經費有增加,但仍追不上棄養數量,要擺脫生命不平等的困境,還有很大的努力空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