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2月19日 星期五

【青春名人堂】蘇之涵/種子四五事

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文/蘇之涵

農業與種子的重要,不只我們嗅到,大型跨國企業也早早就看見商機:掌握種子的人,就可以掌握未來。如果企業可以從源頭掌握種子的研發、特性、專利與買賣,要影響後端農民的生產與通路,改變消費者的購買習慣,就不是太難的事。

以著名的跨國企業孟山都(Monsanto)為例,他們利用基因工程,研發可自行生成蘇力菌(一種對特定昆蟲有效的毒蛋白,俗稱昆蟲界的穿腸藥)的黃豆,無需噴藥,農作物便可自行殺蟲,方便又有效。接著,第二代的抗除草劑黃豆在1996年推出,當專利除草劑配上專利黃豆,只會清除目標雜草,而不會傷及黃豆,如此一來農人就可以輕鬆管理雜草,機械收黃豆,大大降低人力成本。

先不論基因改造黃豆對人體的影響,高科技研發的黃豆有智慧財產權,想享受這種方便,得付費購買專利。使用規定嚴格,買多少就得種多少、不得私自留種、不得轉給其他人用,違反任何規範,就等著法院見。

當種子成為商品,牽涉到私有智慧財產權時,環境生態、糧食正義、民生與健康,就不是單純而理所當然的事了。當農人使用了專利種子,耕作方式、使用的管理設備、資材也會隨之調整,更重要的是,該區的生態系統也會因為新物種的流入而產生變化,科學家擔心的「超級雜草」便是一例,而仰賴雜草生態的昆蟲、鳥類又該何去何從?

基因改造技術發展的時間還不夠長。1983年第一例基改作物成功種植,1994年第一顆基改番茄在美國上架,這會帶來什麼深遠的影響,沒人說得準。農作的開花授粉,多半藉由自然力或動物攜帶,沒有人能預測基改物種進入自然生態圈,會造成什麼具體影響,花粉傳播會多遠?結出什麼樣的後代?但可以肯定的是,進入大生態圈的基改物種,同時也加入了環境演化的劇本,中間沒機會喊卡,也無法回頭重來。

台灣有基改種子的威脅嗎?台灣種子市場沒有跨國企業的壓力,政府也未開放基改種子的栽種。市面上流通的多為一般商用種子,商用種子的特性設定為一代栽種,第二代之後的收成與效果則參差不齊,這對農人來說,自行留種的成本相對提高。

此外,市面購買種苗的管道方便,品質也穩定,所以台灣農民留種的習慣不普遍。唯一的考量,是對想從事無毒栽種的農人來說,種子的來源以及育苗的過程,是否也符合環境友善的原則?因此,有些理念型的農人近年也投入了農民保種的運動。

台灣買得到基改農產嗎?有,處處都是,最大宗的是黃豆和玉米以及相關製品,黃豆每年進口兩百三十萬噸,玉米進口三百三十萬噸。以黃豆來說,九成用於飼料和榨油,剩下的用於食物,豆腐、豆漿、味噌、醬油、素料……近年來,在台灣無基改農區推動聯盟的努力下,大眾對基因改造議題的了解逐漸增加,對應的法規制度也逐步補強,包括強制標示、基改退出校園等等。

基改對健康影響大概是最為人所知的,但對農業生產、自然生態、道德倫理的長遠影響,恐怕是所有人都須綿密思考與論辯的事。

兜了這麼大一圈,跟種子有什麼關係?

消費是一種選擇,每一次購買都是對生產者的支持與表態,在快速、大量、殺價購物享受的年代,你的選擇,正是讓擁有種子理念的農友繼續走下去的動力,懇請無限期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