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12日 星期三

【電影評論】No Animals Were Harmed?──〈動物演員機制下的動保難題〉

【唐葆真 專欄】

圖片來源
去年年底,美國電影業界權威媒體Hollywood Reporter刊登一篇針對好萊塢動物演員死亡、受傷情形的爆炸性長篇報導。[1]文章開頭直指《少年Pi的奇幻漂流》在台拍攝期間,劇組在捕捉船難後老虎於汪洋求生的水中畫面時,差點導致參與演出的其中一隻老虎溺斃。原來該片眾多動物影像雖為數位合成,卻仍需拍攝真實動物的影像以作為CGI模擬的基礎。對台灣媒體來說,台灣之光差點變屠夫茲事體大,追蹤報導當然不可免。李安在接受台媒採訪時也承認該報導雖聳動,但意外卻有其事,劇組人員當時盡全力避免不幸發生,老虎最終也平安無事,並受到「五星級待遇」。[2]
一部觸及人與動物、大自然間共生共存議題的電影,在拍攝過程中意外傷害動物固然諷刺,但卻不是這篇報導之所以在美國動保界引發軒然大波的主因。報導同時也點名《哈比人》系列、《納尼亞傳奇》系列、《黑金企業》等好萊塢商業大片對動物演員照顧不周,造成大量動物死傷。拍片現場意外難免,但這些片在拍攝動物的過程中,卻都有維護動物演員福利的美國人道協會(American Humane Association)派員隨片觀察,甚至於必要時介入拍攝過程以確保動物安全。該協會也授權了這些電影在片尾字卡時打出其著名的No Animals Were Harmed®註冊商標,向全球觀眾保證參與演出的動物演員皆毫髮無傷。為何仍爆出如此醜聞?
Hollywood Reporter指出,《少年Pi》隨片觀察員不但曾在協會內部員工電郵中明確指出老虎受傷一事,還試圖封鎖消息,息事寧人。根據美國人道協會網站上提供的《少年Pi》隨片觀察報告,老虎溺水的爭議場景拍攝過程大致如下:馴獸師給予老虎跳入水中並游在船身附近的指示,老虎照做一會兒後由馴獸師引領牠至幾呎之遙外的舷梯,舷梯和虎籠連結,馴獸師在老虎進入虎籠後即刻幫牠弄乾毛髮,並給予獎賞。[3]最後,報告還給予《少年Pi》在維護動物演員福利上的努力最高度的評價(“Monitored: Outstanding”)。交叉比對新聞報導與觀察報告後可以發現,後者僅簡單地敘述幾個事件,並未深入描述老虎、馴獸師、在場工作人員的行為及心理狀態。故其雖與觀察員電郵、李安接受訪問時所描述的意外事發經過「勉強吻合」,仍引起外界選擇性記錄的質疑。

孟加拉虎。圖片來源:wikipedia
對於美國人道協會隱瞞動物演員死傷意外背後的原因,Hollywood Reporter做出頗辛辣的推測。可能原因之一牽涉協會背後資金來源、運作實與好萊塢眾多片廠間往來密切。另一方面,有了協會扮演著民間中立觀察者的角色後,美國農業部(USDA)便不需派專員前往片廠視察;畢竟對片商來說,民間組織遠比官方機構好打交道。報導一出,各方撻伐。許多動保團體在抨擊美國人道協會之餘,更進一步批評動物演員福利機制無論多麼完善,總仍建立在利用、剝削動物的基礎上,故應完全廢除。成立於1877年、於1940年代開始在動物演員機制下推行動保運動的美國人道協會,諷刺地在其「失職」之時,成功激化外界對於此機制的存廢討論。
Hollywood Reporter的推測固然有理,但或許我們也可從另一個角度一窺非營利動保團體營運上的困難。在好萊塢早已高度發展的跨國資金流動的網羅下,位於洛杉磯的美國人道協會影視分部背後有好萊塢片廠資金贊助,真有那麼令人意外?奧斯卡名導差點殺死老虎的意外固然令人震驚;有137年歷史的美國人道協會背叛大眾信任固然令人失望,但若當今使用動物演員的趨勢實不可逆,以資金動向批判人道協會的行為動機對於動保恐怕並無助益。當然,我並不主張棄守非營利動保組織背後資金來源的「正當性」,只是在一切皆液態的今日,與其追求完全砍斷資金的鎖鏈,不如深入瞭解非營利動保團體如何在現實與理想中妥協。例如,人道協會在完全向片廠棄械投降,與採取激進路線(如向大家熟知的PETA靠攏)兩個極端之間做了什麼取捨?取捨的標準為何?是否可借鏡在其他動保領域有所成效的運動觀點,譬如「量化實踐」?
更具體一點地說,若《少年Pi》做為一部具有高度生態批判思考的電影,能夠靠著李安個人名氣、原著小說的暢銷、片商巨額資金投資、美國年終獎季宣傳等眾多因素,引起廣大觀眾對生態議題的重視,扮演監督者角色的人道協會難道真要因為片廠發生的意外插曲,毀掉《少年Pi》在生命教育、生態合諧等議題上可能帶來的貢獻嗎?再者,若人道協會得以因片商資金贊助,保障更多電影拍攝過程中動物演員的福利,難道要拒絕贊助嗎?以上的提問,在在反映出推行動保運動中,質與量間如何兼顧有時並沒有標準答案。
在我們進行對人道組織的外部批判之後,是不是可以更深入結構中的微觀政治?動保團體在針對藝術創作中使用動物進行批判時,常被認為是拿著一把倫理道德的量尺,侵犯藝術創作者的自由,而身處動物演員機制內、扮演著核心角色的人道協會在面臨藝術與倫理間的動保難題時,所處位置雖然尷尬,卻也具有顛覆的可能性。在台媒將事件焦點限縮在李安身上而忽略更大的結構性問題時;在美媒將焦點轉移至好萊塢片商與非營利組織間的動態平衡時;在部分動保團體擴大事件焦點至已有欲振乏力之勢的「全有全無」主張時,該思考的,或許是如何真正保持藝術與倫理間的對話暢通,進而劃下一道電影(乃至視覺藝術)中動物參與的非人本界線。人道協會或許有其疏失,但它卻也是在藝術與倫理間居中協調的關鍵要角。唯有正視且承認這點,我們才能真正處理動物演員機制下的動保難題。


[1] Hollywood Reporter報導連結:http://www.hollywoodreporter.com/feature/
[2] 李安訪談新聞片段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GPEyNd4jFo
[3] 美國人道協會觀察報告連結:http://www.americanhumanefilmtv.org/movie-review-life-of-p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