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7日 星期一

【農產行銷故事輯】

圖片取自網路資源

文/蘇之涵
本文刊載於聯合報【青春名人堂】2016-09-30

「W先生在科技業工作十多年,為了年邁雙親返鄉接手祖傳三代的果園。剛開始他很不習慣,但慢慢加入新思維,種出自己的哲學……」

「碩士畢業的X小姐因緣際會對農業產生強烈的熱情,下定決心要投入生產。家中長輩無法理解她為什麼放著百萬高薪不領,強力反對她的夢想……」

「設計背景出身的Y在電視上頻頻看到整箱倒掉的柳丁,又看到颱風天欲哭無淚的農民,就想到自己的阿公。難過之餘,利用下班後的時間貢獻所長,幫農民做行銷……」

「年輕力壯,事業日正當中的Z小姐突然病倒,才意識到健康和家庭的重要,痊癒後她帶著一家大小棄業從農,過起簡樸、自給自足的田園生活……」

這麼多熟悉的故事開頭,你累了嗎?不只是農業,各種產品銷售,除了價格與品質,好的故事總能帶來額外的驚喜與加值感。過去幾年,台灣掀起一陣農業浪潮,從生產端的農民、銷售管道到消費大眾的健康意識,各類主題報導輪番上陣,不僅為整個產業與議題加溫,也刺激了新血投入。

新人雖帶來新氣象,但市場競爭仍是激烈且現實的,眾人無不使出渾身解數吸引目光:生產者的初衷與堅持打的是理念牌;壯年返鄉的決心與眼光是遠見牌;青年進鄉的白手起家是熱血牌;巨變過後的價值觀轉變則是頓悟牌……故事有魔力,說故事的人把人生最精華的一段壓縮成五分鐘可以吸收的版本,透過媒體鏡頭的放大擷取,投射出最動人、最戲劇性的影像,反覆播放與傳送。

但,故事看多了,頭幾次的感動消費後,絕大部分的人恐怕還是回到日常,繼續日常的價值、口味與習慣。

故事都是千篇一律嗎?可不能一竿子打翻一條船。這些點滴的個案累積,其實具體呈現出世代價值的轉變,也成就了一股新浪潮,許多農民因而得以朝向更安定、更理想的方式生產;農產也因著曝光率提升,有了更廣大的市場,以更親民、方便的管道進入常民生活選項中。市場的確打開了,不過入門後才是真考驗。農業產銷的健全與否,是項路遙知馬力的工程,生產品質和消費認知必須同時穩定成長,才能讓農業浪潮持續前進。

消費端的我們能做什麼?下次感動消費後,除了拍照打卡、寫寫部落格,請再跨出一小步,脫離嘗鮮式的點水,多花一點時間深入認識這位農夫和他的農產,畢竟持續行動才是光環背後的穩定支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