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3 聯合報 心岱
印度這類受觀光客喜愛的紀念品, 就是以輕巧的「土黏香」材料製成。 圖/心岱 |
這種材質二、三年級生應該不陌生,台灣古早布袋戲人偶的頭與手腳,就是用鋸木時產生的木屑粉,以及富有黏性的羅楠樹皮粉、水,這三樣材料依照比率調和後,導入模型,等候乾硬取出,再加以彩繪。這種材質在1920年代,主要是製香的原料,添加檀香或沉香,就成為信徒拜拜時與神明或祖先溝通的「燃香」。
鋸木工廠的木屑原本是廢物,但收集起來即可變成資源。早期經濟匱乏年代,孩子的玩具、民間祭拜最為廣泛的土地公神像,都以這種材料塑造。它有一個很鄉土的名字:羅黏香;後來,改良以取得容易的黏土、太白粉或樹薯粉、香料混和製作,俗稱「土黏香」。塑膠出現後,這種質地輕巧,但依賴手工的土黏香,逐漸式微,走進歷史。
然而,在印度許多的工藝品仍採用這種材質,它呈現古老東方的氣息,也表達庶民手工的親和力,很吸引觀光客。我挑出的這三件貓形盒子,彷若一家人,但其實它們原本失散於印度各地,經三個旅人所青睞,不約而同帶上一程,最後在我家大團圓。
這類貓型盒子,上面是蓋子,下面是底座,雖然可開可合,提供收納空間,可是中空部位不規則,其實並不適合放置東西。而這樣的設計主要因應「灌模」需要,模型必得上下分離,才方便施作。這三隻貓偶,形樣互異,彩繪風格卻一致,好像來自同一個畫工,但又沒有中央工廠「量產」的粗俗相。它們的「異與同」讓我感到無限趣味,總想著這一家人如何飄洋過海,千山萬水重逢。就這個緣分,便值得我為文一說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