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10日 星期日

【相關書籍】與牠相望在此刻


本文與中國時報開卷版同步刊登

隨著人類文明與城市空間的發展遞變,人狗間的互動依存關係愈益綿密複雜。(新華社)

對人類來說,「寵物」(尤其是狗)意味著什麼?《狗:狗與人之間的社會學》與《為了下一次相逢,讓我陪你一起幸福到老》二書看似題材風格迥異,卻同樣以這個問題為核心。無論是否喜歡動物,都必須承認與面對,狗與人的世界是交集的,而這改變了狗,也影響了人。《狗》一書的作者荷曼斯帶領讀者思考的,正是在狗的定義被重新想像的此刻,我們該如何審視人與動物的關係,以及自己加諸在動物身上的所做所為。


狗的天賦、認知能力與情感究竟和其他動物有何不同?是人為或演化造就了人狗之間如此特殊的依附關係?哲學家、科學家、心理學家與動保人士,對此看法莫衷一是,並由此衍生出對待動物的不同方式。荷曼斯顯然並不打算(或許也不可能)從這些爭議已久的問題中,理出一個所謂的標準答案,他採用的方式看似簡單,卻可能帶領我們更逼近核心,那就是,從當前的人狗關係出發,你將會恍然發現,一切早有跡可尋。

狗在我們目前的生活和文化中無所不在,牠們已成為城市風景的一部分,但狗和人越親近,也就意味著人對狗所產生的影響與改變越大。人類不只重新定義了狗,更重新創造了狗──儘管這對許多狗來說,也是災難的開始。例如荷曼斯在書中提及的,騎士查理王獵犬在1950年代被「重新設計」,但「改變頭骨形狀的目標實現得如此迅速,大腦的進化還來不及跟上」,導致牠們可能罹患一種名為脊髓空洞症的疾病──因大腦被迫塞在過小的頭骨中而產生劇烈疼痛。而這正是某些科學家主張「狗的自然環境是人類社會」的原因。這是個聽起來似乎毫不激進的「出奇激進的概念」,但如果我們願意面對「狗的生態環境是人類世界」這個事實,那麼認為「狗出現在城市中是不自然」的這類聲音,會不會因此少一些?

毫無疑問地,「狗格」的改變和近年來的城市發展變化有著密切關係,狹隘的城市空間提高、強化了狗的地位,發展中城市的無序狀態則「促成人們滋生對動物感受的敏感度」。動物的地位依隨著文明發展、人際關係、家庭模式而改變,「寵物」的概念也逐漸轉化為「同伴動物」。如果我們能更坦然地看待自己在這個互動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擬人化,或許更能理解為何荷曼斯形容珍.古德「揭示了擬人化如何促成其他方式絕無法達到的深刻洞察」,也就不會預設對動物的擬人化都是出自一廂情願的天真妄想。

問題在於,儘管將狗視作家人的狀況越來越普遍,在面臨必然的離別時,哀悼一隻狗卻可能「比哀悼一個人更為複雜」,因為除了失去所愛的打擊,飼主還得面對社會主流價值的不以為然(「不過只是一隻狗」)而備受壓力,把悲傷埋在心裡。《為了下一次相逢》正是從這樣的情感關係出發,以同理心帶領飼主為動物的老後預做準備。

「苦痛源自於愛。」正因為源自愛,失去摯愛的心情也是一樣的,無分對象。這是想要為動物誦經而成為「動物和尚」的作者橫田晴正,透過自身經驗得來的體會。目前沒有動物專屬的經文,因為動物與人原不需要區別,對生命的逝去痛苦悲傷,在活著的時候珍惜善待,如此態度應該是一致的。陪伴如家人一般的動物到生命終點,用心和牠們溝通,無論是發自內心的「加油」,或是出於不忍的「你很努力了,真的可以了」,都是出於愛。因此無論是哪種決定,也都不用遺憾。「會者定離」(相會的人,必然會別離)既是世間之理,就更應該感謝相處的每一刻。感到悲傷時就盡情哭泣,所有告別儀式就算看來再傻氣,也都是為了好好說再見。

「如果你過於抗拒圍繞狗而生的各種強烈原始情緒,你會錯過一些感受和體驗。」狗眼映照出的,不只是我們的身影,還有我們的心。活在當下,好好地去愛,好好地珍惜,然後好好地放手,就能期待下一次的邂逅。這是動物教我們,我們卻常常視而不見的,最簡單也最深奧的關於生命與情感的意義。


本文與中國時報開卷版同步刊登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09000799-260116?from=fb_share_mobile